李志国把水杯往桌子上一放,拍板说道。
“这事就这么定了。你也不用有顾虑,康健民那边,你不用管,他肯定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你呢,就放开手脚去干。”
李志国话锋一转,直接给了周逸尘一个巨大的惊喜。
“以后科里需要申请什么学习资料,或者添置一些小设备,比如熬药膳用的小锅小灶之类的,你直接打报告给我,我给你批。院里那边,王院长也说了,只要是有利于提高医疗水平的,一路绿灯。”
“你尽管放手去干,后面有我,有院里给你撑腰。出了成绩,是你的。万一有点什么问题,天塌下来,有我这个当主任的给你顶着!”
这番话,几乎是把所有的路都给周逸尘铺平了。
权力下放,资源倾斜,还给了兜底的承诺。
周逸尘心里清楚,这是李志国在培养他,也是对他昨天那场抢救的奖励。
他深吸了一口气,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李志国,郑重地说道:“谢谢主任的信任,我一定尽力做好。”
“好。”李志国满意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了舒心的笑容,“去吧,先把今天的工作安排好。排班表可以先动起来,让钱伟他们多值点夜班,年轻人,多熬熬夜,本事都是熬出来的。”
“我明白了。”周逸尘应了一声,转身走出了主任办公室。
回到自己和康健民共用的办公室,他轻轻关上门,靠在门后,缓缓吐出一口气。
脑海里,天赋面板悄无声息地浮现。
【管理学LV2(149/200)】
周逸尘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他知道,从今天开始,这管理学的经验值,怕不是要坐着火箭往上涨了。
一个近四十张床位的大科室,二十多号医生护士,吃喝拉撒,排班考勤,业务学习……这回报,丰厚得难以想象。
这,才是一个副主任真正该干的事。
康健民端着搪瓷缸子,吹了吹上面的热气。
“主任跟你说什么了?”
他头也没抬,像是随口一问。
周逸尘拉开自己那张椅子的木椅子,坐了下来。
“主任说,以后科里的日常管理,让我多操点心。”
周逸尘说得很轻巧,把大部分担子换成了多操点心。
康健民喝水的动作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看了周逸尘一眼,浑浊的眼睛里透着一股子清明。
“这是好事。”
“你年轻,有能力,多干点活,应该的。”
“以后有什么事,需要我搭把手的,你尽管开口。别跟我客气。”
康健民说完,就拿起桌上的一份《健康报》,自顾自地看了起来,再也没多问一句。
周逸尘心里有数。
康老师这是在给他表态,也是在给他吃定心丸。
他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从抽屉里拿出了科里的排班表。
那是一张画着格子的黄麻纸,上面用钢笔写着密密麻麻的名字和日期。
他拿起笔,开始在纸上写写画画。
钱伟、徐杰、周浩……这几个年轻人的名字,被他圈了出来。
夜班那一栏,他们的名字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了起来。
年轻人,不多练练,怎么成材?
……
时间就像指尖的沙,悄无声息地流走。
县医院的夏天,在知了不知疲倦的叫声中过去。
秋天,院子里的梧桐树叶子黄了,又落了,铺了满地。
内科办公室的墙上,多了一张新的规章制度表,是周逸尘用毛笔写的,字迹工整,条理清晰。
从病历书写规范,到交接班流程,再到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每一条都清清楚楚。
年轻医生办公室里,抱怨声少了,学习的氛围浓了。
钱伟他们几个,眼下的乌青就没消下去过,但眼神却一天比一天亮。
以前看到疑难杂症就头疼,现在却像是饿狼见了肉,一个个抢着上。
因为他们知道,后面有周主任给他们兜底。
无论多复杂的病情,周主任总能三言两语就给他们讲得明明白白。
那种感觉,就像是脑子里堵着的一团浆糊,被他用一把梳子,瞬间就给梳理得顺顺当当。
冬天的第一场雪落下时,周逸尘租住的小院里,也多了几分烟火气。
厨房的窗户上蒙着一层白色的水汽。
屋里,江小满正拿着一块干净的布,仔细擦拭着一个刚买回来的砂锅。
炉子上炖着萝卜排骨汤,咕嘟咕嘟地冒着热气,香得人直流口水。
周逸尘则在旁边的小桌上,揉着一团白面。
他准备晚上烙几张葱油饼,配着热汤吃。
江小满看着他熟练的动作,忍不住笑了。
“逸尘,我发现你现在越来越像个过日子的人了。”
周逸尘手上沾着面粉,抬头看了她一眼,也笑了。
“怎么,我以前不像?”
“以前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
江小满说的是真心话。
这半年来,他身上的担子重了,人却好像更踏实了,眉眼间的那份沉稳,让人看着就觉得心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请大家收藏:(m.zjsw.org)知青下乡:从当赤脚医生治疗中风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