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风地观
《风地观》卦:神奇的“玄学穿越剧”
在当今这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爆炸的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思想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新的理论、新的思潮如潮水般涌来,冲击着传统的认知和观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还有人执着于用《周易》六十四卦中的第二十卦——风地观卦,去解读人生万象,这无疑是一种极为特别的现象。这就如同在智能手机已经普及,功能丰富多样、操作便捷高效的时代,还有人抱着笨重、功能单一的大哥大打电话,显得格格不入,有种说不出的“复古”荒诞感。大哥大曾经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在那个通讯技术还不发达的年代,它是人们远距离沟通的重要工具。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它早已被时代所淘汰,成为了历史的记忆。同样,《周易》诞生于遥远的古代,那个时候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与现代有着天壤之别。在现代科学已经能够对很多自然现象和人类行为进行准确解释和预测的今天,再用古老的观卦去解读人生,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不过,既然有人痴迷于它,对它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深入的研究,咱就不妨来仔细瞧瞧这观卦到底有啥“神奇魔力”,能在现代社会依然拥有一批忠实的追随者。
先说说这观卦的核心思想与历史溯源。风地观卦那独特的卦象上巽下坤,巽代表风,坤代表地,卦象所呈现的景象仿佛是风在大地上吹拂,这一形象蕴含着“风行地上,观而化之”的深邃哲理。古人认为,风无形却有着强大的力量,它能够吹拂万物,使万物发生变化。就如同我们通过观察世间的事物,从中获取知识和智慧,进而影响和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这种对观察和教化的强调,反映了古人对人类认知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好家伙,观卦还搬出《阴符经》说“聋子善于观察”,这一说法看似奇特,实则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聋子因为听不到外界的声音,所以他们更加注重用眼睛去观察周围的世界,这种超越感官的洞察力使得他们能够发现一些常人容易忽略的细节。这就如同观卦所倡导的,我们不能仅仅依赖于常规的感官去认识世界,而要培养一种敏锐的洞察力,就像超人的透视眼一样,能够穿透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质。黄帝观察日月星辰运行制历法,这是观卦智慧的现实应用。在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作息。黄帝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制定出了历法,这不仅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也体现了观卦中观察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然而,这种关联也让人感觉有些牵强,就像硬把八竿子打不着的事绑在一起,说它们是亲戚。毕竟,黄帝制定历法是出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需要,而观卦只是一种抽象的哲学思想,两者之间的联系并不是那么直接和明显。但观卦也不是啥“完美无瑕的美玉”,《盐铁论》“察见渊鱼者不祥”跟卦辞“盥而不荐”呼应。“察见渊鱼者不祥”意思是如果一个人过于精明,能够看透别人的心思和隐藏的事情,这并不是一件好事,可能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盥而不荐”则表达了一种在祭祀时只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实质的态度。这两者就像两个不太搭调的人非要凑一块尬舞,表面上看起来有一定的联系,但实际上却难以和谐统一。
卦象里四阴爻在下是芸芸众生,二阳爻在上是圣贤观察教化,这一设计揭示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在现实生活中,芸芸众生往往深陷于各种事务和情感之中,很难客观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世界。而圣贤则站在更高的角度,能够以一种超脱的姿态观察和思考,从而给众生提供指导和教化。齐威王“窥镜自视”成了观卦精神在治国理政中的生动实践。齐威王通过照镜子,审视自己的形象和行为,进而反思自己的治国之道。他意识到自己不能仅仅满足于表面的虚荣,而要真正关注国家的发展和人民的福祉。于是,他广纳贤才,改革政治,使得齐国逐渐强大起来。然而,过度观察又会陷入“水至清则无鱼”的困境。如果一个人过于注重细节,对周围的人和事要求过高,就会像水过于清澈一样,容不下任何杂质,导致身边的人都离他而去。这就像一个人走路,一会儿偏左一会儿偏右,怎么都走不直溜。《淮南子》“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把这深层矛盾说得明明白白。我们的视力和听力是有限的,即使我们再聪明、再敏锐,也不可能看到和听到所有的事情。同样,我们的认知和理解也是有限的,在观察和思考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有疏漏和误解。这就像在这观卦的迷宫里转圈圈,找不到出口,让我们陷入一种困惑和迷茫的状态。
再看看婚姻伦理中的观卦镜像。在现代婚恋观里,这观卦特质体现出一种过度理性化倾向,就像给爱情套上了一层冷冰冰的盔甲。在现代社会,人们在选择伴侣时往往会考虑很多现实因素,如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家庭背景等。这种理性的思考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过度强调这些因素,而忽略了感情的本质,就会让爱情变得功利和冷漠。汉代“六礼”制度本是规范婚仪,其初衷是为了使婚姻更加庄重和神圣,体现了对婚姻的尊重和重视。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六礼”制度却成了物质衡量的工具。男方需要向女方赠送大量的财物,女方也会根据男方的财物多少来决定是否答应这门亲事。婚姻都快成资产并购了,双方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商业交易,而不是因为爱情而走到一起。“门当户对”虽早有记载,在古代社会,“门当户对”有一定的合理性,它可以保证夫妻双方在生活习惯、文化背景等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从而减少婚姻中的矛盾和冲突。但当理性计算完全取代情感联结,“宁为富者妾,不做贫者妻”的价值扭曲就像一颗毒瘤,长在爱情的身体上。这种价值观的扭曲使得很多人放弃了真正的爱情,选择了物质上的满足,导致了很多不幸的婚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天机地脉道请大家收藏:(m.zjsw.org)天机地脉道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