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次长程跃迁的准备工作,在一种混合着决战前夜的凝重与探险家即将揭开面纱的兴奋中进行。
希望号与自由彼岸号悬浮于目标星域的外围,如同站在巨大舞台帷幕边缘的演员,能感受到幕后传来的、无形的压力与引力的低吟。
这片星域呈现出一种令人不安的“空”。并非物质意义上的匮乏——星际尘埃、零散的小行星、甚至远处模糊的星云背景依然存在——而是一种感知上的“剥夺”。中心区域那片巨大的阴影,如同一个贪婪的巨口,不仅吞噬着可见光,连常规的引力波、中微子流乃至空间本身的微弱涟漪,都在靠近它时变得晦涩、衰减,最终归于沉寂。
传感器能捕捉到的,只有一片近乎完美的“虚无”,仿佛宇宙的规则在那里被强行抹平,只留下一片令人心悸的空白。
“扫描结果依旧,无法穿透核心阴影区。”传感器部门长的声音带着挫败感,“所有主动探测手段,包括高能粒子流和引力雷达,都如同石沉大海。被动接收到的背景辐射在靠近阴影边界时也出现异常衰减。这……这不科学。”
李维紧盯着屏幕上那片代表未知的黑暗,眼中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或许,这正是‘规则编织者’留下的手笔。他们并非隐藏了什么东西,而是……修改了那片区域的‘规则’,使得常规的观测手段失效。这是一种远比能量屏障或空间扭曲更加根本的防御或者说……隔离。”
张雨轩的全息影像在一旁补充:“根据星裔记录中零散的描述,‘规则编织者’文明精于操纵宇宙的底层代码。这片阴影,可能是一个巨大的‘规则异常区’,一个他们用来进行某种实验,或者保护其核心秘密的……‘领域’。”
“管他什么领域,”马尔科姆的声音从通讯频道传来,带着不耐烦的粗粝,“我们就这么干看着?总得有个办法进去瞧瞧吧?难不成打道回府?”
所有人的目光再次聚焦于塔莉亚。她是唯一可能与这种规则层面现象产生共鸣的存在。
塔莉亚站在实验室中央,双眸紧闭,周身隐匿场的微光已收敛到极致,她将全部的感知都投向了那片深邃的阴影。与之前感知自然现象或能量残留不同,这一次,她感受到的是一种……“结构”。并非物理结构,而是规则的“纹理”。那片阴影并非空无,而是充满了某种极其复杂、高度有序、却又与常规宇宙规则格格不入的“编织物”。它们像一张无形无质、却覆盖了整个区域的巨网,将所有试图以“常规”方式理解或进入的企图,都轻柔而坚定地“折射”或“吸收”掉了。
“……我……感觉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一种探索未知的谨慎,“……一张……‘网’……”
……规则……被……重新……编织过……”
……很……复杂……很……古老……”
……充满了……‘拒绝’的……意图……”
她尝试着,如同在秩序回廊所做的那样,将自己的一缕规则感知,如同丝线般小心翼翼地探向那片阴影的边界。然而,与秩序回廊那种冰冷、僵硬的排斥不同,这里的“网”给予的反馈更加……“灵动”。它并非直接反弹或攻击,而是如同拥有生命的藤蔓,轻柔地缠绕上她的感知丝线,并非摧毁,而是试图去“理解”、去“解析”其构成与意图。
这是一种更加高级、也更加危险的互动。
“……它在……‘看’我……”塔莉亚的眉头微微蹙起,额角再次渗出细汗,“……分析我的……规则构成……”
……判断我……是否……具备……‘资格’……”
资格?这个词让所有人心头一紧。
“能沟通吗?”雷栋沉声问道,“像星裔那样?”
塔莉亚沉默了片刻,似乎在调整自身规则的“频率”,试图与那张巨网建立更清晰的连接。
“……尝试……发送……‘星裔的问候’……”她依照星裔遗赠中某个用于标识“善意探寻者”的古老信息片段,将其编码进自己的规则波动中,再次送出。
这一次,巨网的反馈出现了变化。那缠绕着她感知丝线的“藤蔓”微微一顿,随即,一股庞大却并非恶意的信息流,如同解冻的春水,沿着那缕丝线反向涌来!
这信息流并非具体的语言或图像,而是一种更加抽象的、关于“规则”本身的展示与提问。它呈现出一系列极其复杂的、不断变化的规则模型,仿佛在测试塔莉亚对规则的理解深度和她的“编织”潜力。同时,一股清晰的意念被传递过来:
【……检测到……携带‘星裔印记’与……‘未完成织缕’特征的……访问请求……】
【……根据……古老盟约……允许进行……‘资格验证’……】
【……展示……你对‘规则’与‘存在’的……理解……】
【……通过……则获准……进入‘编织者回廊’……接触……基础遗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