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号与自由彼岸号,如同两枚承载着新生希望的种子,航行在相对平静的星域中。得益于“微光网络”那潜移默化的协同效应,舰船的修复工作进展神速,内部氛围也从前段的悲壮沉重中逐渐挣脱,多了一份沉静而坚定的力量。那几名泽鲁斯幸存者在医疗和心理疏导下,状态趋于稳定,他们眼中重燃的光芒,如同给这网络注入了新的、坚韧的活力。
塔莉亚恢复了许多,虽然力量远未回到巅峰,但她对体内那缕规则丝线与整个微光网络的感知与掌控,却变得更加精微。她不再是单纯地承受或引导,而是开始尝试“演奏”,如同一位初窥门径的乐师,轻轻拨动那由无数意识共鸣构成的“数学之弦”,感受着信息与能量在网络中更加高效、和谐的流动。
李维和张雨轩持续监测着这一切,不断完善着他们的数学模型,试图理解这超越常规物理规律的现象。
他们的目标,是光耀之民提供的坐标——一个被称为“弦歌遗迹”的地方。
据那第八级文明模糊的记载,那里曾是一个早已消亡的、精于“规则共振”与“信息拓扑”的古老文明留下的遗址,或许保留着关于意识网络构建与防护的珍贵知识。
经过数次谨慎的跃迁,他们抵达了目标星域。这里没有恒星,只有一片广袤的、由无数细微星尘构成的、缓缓旋转的星云。星云的中心,并非黑洞或恒星残骸,而是一个巨大的、由某种非金属非晶体的奇异物质构成的、如同被冻结的声波或复杂数学曲面般的结构——弦歌遗迹。它静静地悬浮在那里,表面流淌着微弱的数据流光,仿佛一首无声的古老歌谣,在虚空中永恒低回。
希望号缓缓靠近,塔莉亚立刻感知到了一股与微光网络隐隐共鸣,却又更加古老、更加结构化的“规则场”。
“……这里的规则……被……‘编码’过……”
……像一首……复杂的……交响乐……”
……每一个‘音符’……都对应着……一种……规则状态……”
她指引着希望号,小心翼翼地寻找着“入口”。遗迹表面看似浑然一体,但在塔莉亚的感知中,存在着数个规则流动相对平缓、可以作为接触点的“接口”。
希望号释放出一个小型探测器,尝试与其中一个接口建立连接。就在接触的瞬间——
嗡!
并非物理冲击,而是一股庞大的、结构化的信息流,如同决堤的洪水,沿着连接通道猛地涌入希望号的计算机系统,甚至直接作用于塔莉亚的意识和整个微光网络!
这信息流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接入测试”或者说……“资格验证”!
刹那间,希望号内部的所有屏幕都被无数流动的、闪烁着辉光的几何图形和无法理解的符号所淹没!这些图形和符号并非静止,它们按照某种极其复杂的数学规律不断地变换、重组、演绎,仿佛在展示着宇宙底层规则的无穷变幻!
李维和张雨轩立刻意识到,他们闯入了一个巨大的、活着的“逻辑迷宫”!这个遗迹本身,就是一个基于高阶数学原理运行的超级计算机和知识库,它正在用自己独特的方式,“面试”来访者!
“……它在测试我们……对规则的理解……和……信息处理能力!”张雨轩的全息影像在狂暴的数据流中剧烈闪烁,她的核心运算力被提升到了极限,试图解析这海量的数学语言。
墨菲更是哇哇大叫:“靠!这玩意儿比俺见过最乱的代码还复杂!里面掺了黎曼几何、拓扑不变量、还有一堆俺叫不上名的玩意儿!”
普通的计算机系统几乎瞬间就过载了,警报声凄厉地响起。但就在这时,希望号内部的“微光网络”自发地被激活了!
塔莉亚感到自身的规则丝线以前所未有的频率震颤起来,不再是单一的旋律,而是化作了无数细微的“和弦”,与那涌入的复杂数学结构产生了奇妙的互动。她并非在“计算”这些数学问题,而是在“感受”它们的内在和谐与美感,如同欣赏一首宏大的交响乐。
更令人惊讶的是,整个希望号的船员,甚至包括自由彼岸号上的成员,只要身处微光网络中,其意识都或多或少地参与到了这场无形的“解答”之中!工程师从机械结构的稳定性中感受到拓扑的坚韧,导航员从星图轨迹中理解着流形的弯曲,医疗官从生命韵律中感知着波动方程的奥秘……每个人独特的认知角度和生活经验,都化为了理解这数学迷宫的独特“钥匙”,并通过微光网络汇聚到塔莉亚这里,由她进行整合与“演奏”!
这不是纯粹的逻辑推演,而是融合了直觉、经验与信念的“灵性数学”!
希望号计算机的过载警报逐渐平息,系统虽然依旧负载极高,却奇迹般地稳定了下来。屏幕上那些疯狂流转的符号和图形,开始变得有序,仿佛混乱的乐章逐渐找到了主旋律,开始跟随着塔莉亚和微光网络的“节奏”缓缓流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异世装神明,但被全网直播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