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几人或震惊,或不理解,张桂兰平静道出这半年在工厂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
她见到很多工友因为父母之命成亲的,遇上夫家品行好的,即使过的不错,但婚前没见过,大多性格合不来也只是忍着。
还有很多工友,不过就是一袋子米,几个大洋就嫁了人,到了婆家还要被当作生育机器、赚钱机器、做家务的机器。
当然,这种包办婚姻中不幸的不止是女人,还有男人,有的男人为了娶媳妇,耗费了几代人积累的积蓄,可最后夫妻两合不来,成日里吵个不停,甚至拳脚相加。
她最后还平静的总结,“包办婚姻这种没有感情基础的结合,不止伤害了夫妻当事人,也伤害了两个家庭。如今,我和江大哥情投意合,即使以后生活中有意见不合,我相信我们也能共同面对。”
【而且,我不希望这辈子,都掌握在父亲手里,我想为自己争一次】张桂兰在心里默默补充。
张桂兰这一席话,简直是震耳发聩,江德花倍感欣慰——她在张桂兰身上看到了一个被封建思想荼毒的姑娘,终于学会独立思考,能用更理性的态度去面对婚姻和爱情。
江大哥也深受震撼,他喜欢张桂兰,不只是她的容貌,还有两人对家人,对婚姻,对未来的规划很契合。现在,听到张桂兰的话,他突然明白为什么强烈希望和她结婚组建家庭。
因为要找到一个性格和思想都能如此合得来的另一半多不容易,他绝对不能放弃张桂兰。
江德花大脑飞速运转:要怎么才能让张三叔同意张桂兰嫁给江大哥呢,虽然桂兰姐提出要骗户籍,但这绝对是下下策,毕竟桂兰姐和江大哥是石匣子村人,不可能一辈子不回村子。
“先叫个媒婆上门探探口风,要先知道张三叔的底线,请媒婆帮忙引导一下,虽然我们家给不了一千多的彩礼,但大哥也有别人没有的优势:
首先,张三叔和张三婶都是六十多,等承宗长大,他们就七十多……到时候下地干活困难,要是有个姐夫帮衬,他们不也放心?
其次,咱们都一个村的,都是知根知底,大哥可以做出承诺,以后不会不管承宗,如果张家有需要,我江家也会继续养承宗……”
江德花见几人都眉头深锁,江大哥想要说什么,却被江德花接下来的话打断。
“我知道,这种承诺看似咱们家会吃亏,但是大哥、桂兰姐,村里人常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谁,可还有句话是打着骨头连着筋呢,咱村里还真没有哪家女二结婚后不和娘家来往的。”
“所以即使张三叔不提,承宗也是桂兰姐的弟弟,还真能不管了?再说了,咱们说要帮承宗,至于帮多少,怎么帮,尺度你们自己把握。我的建议是,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承宗遭了难,他人品好,那多帮衬点也没什么;如果人品不行,那给他一口饭的事儿,饿不死就行。”
她的话让几人瞬间豁然开朗,大家都是松了一口气,一对小情侣对未来更是有了几分信心。
接下来,江家很快就找了媒婆上门,按照江德花的分析,媒婆一引导,张三叔很快就妥协了。
不过张三叔提了几个要求:桂兰姐结婚后每个月要给2个大洋的赡养费给到张三叔;以后承宗的婚事需要张桂兰负责彩礼;以后承宗有什么事情江家不能袖手旁观;最后就是按照目前的市场给10个大洋作为彩礼。
虽然彩礼有些高,不过江母本来就满意张桂兰,再加上对江大哥小小年纪就要养育弟妹的愧疚,江母没有讨价还价,直接拍板同意。
于是,1937年新年,张桂兰和江大哥这对有情人终于终成眷属,领证成为夫妻,彻底摆脱了父母爱情故事原剧情的命运,走上一条崭新的路。
喜欢综影视:炮灰在剧情裂缝里捞人请大家收藏:(m.zjsw.org)综影视:炮灰在剧情裂缝里捞人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