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
"关伯父放心。"
"此事侄儿确有把握。"
计议既定。
以下为
荆州话题结束后,帐内气氛轻松不少。
关羽与庞统接连向诸葛川询问荆襄要务,诸葛川皆从容应答。谈话间,诸葛川转述了张松对**的密报,听得**按剑而起,几欲即刻返回成都。
然思及即将展开的讨伐张鲁之战,**终究强压冲动。毕竟此战乃实打实的军功——已有迎驾之功的**,怎会拒绝再添一笔征讨之功?
可惜诸葛川未能察觉**心思,否则定要慨叹:"前有凤雏献策,后有孝直谋划,昭烈麾下谋士们,可真是较着劲立功啊!"
......
凉州金城,一日后。
急促的马蹄声惊破官署寂静。接到线报的马超龙行虎步踏入府衙,鎏金铠甲与花岗石地面碰撞出铿锵回响。
"既称伯治信使,凭证何在?"
端坐主位的马超如鹰隼盯视堂下富商,虎目映着西域长刀寒光。左右两侧分列着别驾苏权、长史姜囧,以及刚平定河西归来的族弟马岱。
"禀将军!"
商人连忙奉上牛皮信匣,匣口火漆封印完好如初。
"诸葛先生嘱托:此信阅后,自见分晓。"
马超二指挑开封缄时,侍从已引商人退出厅堂。西域风沙卷着信纸簌簌作响,金城落日将堂柱斜影拉得老长。
**
商人收起笑容,恭敬地退了出去。
待商人离开,马超迅速撕开信封一角,取出信纸。
他一眼认出纸上诸葛川的字迹——除了他,没人会写这样的字。
诸葛川的字体与众不同,既非当世流行的飞白体,也非汉篆,而是自创的楷体。
纸上的方正字迹,马超再熟悉不过。
他仔细读完信的内容,缓缓放下信纸,轻叹一声。
“伯治倒真是送了我一份惊喜!”他笑道,“当初在关中对峙曹操时,我还对他说,想让我归顺刘备,先拿下西川再说。”
“没想到……”
“如今刘备不仅擒获刘璋,掌控西川,还想顺势攻取汉中!”
“这般气魄,当真令人佩服。”
马超赞叹一番,随后将信递给别驾苏权。
“你们三个也看看。”他说道,“诸葛川在信中提到,希望我出兵佯攻阳平关,助他取汉中。这忙……”
“你们觉得,我帮还是不帮?”
马超的话让苏权、姜囧和马岱三人略感意外。
三人传阅完信后,谁都没有表态——他们从马超的语气中听出了他的倾向。
以马超的性格,即便他们反对,他也未必会听。
见三人沉默,马超满意地笑了。
“好!”他朗声道,“看来你们和我想到一块儿去了!”
"就这么定了!"
"即刻调集五万精兵挥师阳平关!"
"伯治不是要夺汉中吗?我马超定要助他一臂之力!"
"不仅要帮..."
"本将还要与阳平关守军正面交锋,先破阳平,再取汉中全境!!!"
"呵呵!"
马超朗声笑道:"真想亲眼看看伯治到时候的表情!"
"他想让我归顺刘备?先问问我西凉铁骑答不答应!"
马超心中早有盘算。
此言一出,苏权、姜囧、马岱三人都被震住了。
佯攻变主攻?
这...
是否妥当?
但不得不承认,三人都被马超的豪气所感染。
仔细思量后。
他们发现这个计划确有可行之处。
毕竟。
张鲁不仅要应对他们,还要抵挡南面诸葛川的大军。
待汉中军与诸葛川部交战之时,正是西凉军趁虚而入的绝佳时机!
......
当日。
五万西凉铁骑自金城浩荡出发。
马超命马岱留守金城,亲率大军直扑阳平关。
军威之盛。
举目远望。
但见烟尘蔽日,铁甲方阵如滚滚黑潮,向凉州与汉中交界的武都郡席卷而去。
万马奔腾中。
西凉铁骑向汉中露出了锋利的獠牙。
而此时。
身处汉中南郑的张鲁,对此浑然不觉。
第二百零七回 儒生诡谋诸葛川 汉水饮马关云长
七月初五,葭萌关头。
自诸葛川与关、庞诸将共议征伐汉中三日后,暮色渐沉。巡城校尉张苞步履匆匆闯入诸葛川所居庭院,见其正习射术,当即高呼:"伯治!城外侦骑来报,张卫所部正拔营撤退!"
张苞夺过雕弓掷于地,竟将诸葛川拦腰抱起。"早备归程,不想张卫当真退兵!足见伯治料事如神,定是孟起将军已出奇兵!"
诸葛川挣开怀抱,掸衣哂道:"兴国若再这般孟浪,休怪某向张将军进言,道你与郭伯济有断袖之嫌。"张苞闻言暴退三步,赤面争辩:"休得胡言!某与伯济清清白白!"
话音未落,关平踏月而来。"二位在此作甚?速赴府衙议事。"目光在二人间略作停留,"君侯召见,想必为进兵汉中之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之我乃诸葛大兄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