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摔得晕头转向的张飞索性赖在地上不起——横竖起身还要再倒。
见这黑脸汉子耍起无赖,刘凤忍俊不禁:"翼德兄可是要认输?"
"侯爷高明!"张飞拍着尘土坦然起身,"俺老张输得心服口服!"
刘凤伸手相扶时眼中闪过狡黠:"那先前的赌约......"
"侯爷且放心!"张飞声如洪钟,"俺这就回去变卖家产,半月内必来锦绣山庄报到!"
望着张飞远去的背影,刘凤抚掌而笑。这猛汉虽败,倒显出几分可爱。能得此良将,何愁大业不成?
(下接刘凤深知张飞的品性,并对他极为信任,特意将锦绣山庄的两千护卫队分成两队,分别由赵云和张飞统领,使他们各自带领一支千人队伍,相当于晋升为千人将。
自招募贤才加入锦绣山庄后,刘凤麾下人才济济,文臣有郑玄、管宁、华歆、邴原、赵峻,武将有童渊、赵云、张飞等人。
新年刚过,苏双再次造访锦绣山庄,带来大批优质草原战马,并引荐好友张平一同前来。两人供应的战马数量充足,使得两千护卫队员每人配备一匹战马,全员晋升为骑兵。随后,刘凤、张飞、赵云率领护卫队日夜训练骑射、砍杀等作战技能。
另一件令刘凤欣喜的事,是有人主动投效。苏双和张平看出刘凤年少有为,前程远大,深知“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于是果断向刘凤表示臣服,愿为其效力。
刘凤欣然接纳两人,自此战马来源问题迎刃而解。锦绣山庄还可借苏双、张平的商贸渠道,将自产商品销往北方草原各部,既赚取丰厚利润,又能掌握草原各部动向,绘制草原地图,为日后征战做准备。
这段时间,童渊督促刘凤与赵云习武的同时,还要求他们研读《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司马法》等兵书。尽管学习过程枯燥,但刘凤通过兵法的研习,对古代军阵指挥、战术运用及大军调度有了更深的领悟。
经过学习,刘凤深刻意识到麾下两千名锦绣山庄护卫的短板,决定重新整训这支队伍。
最棘手的问题在于,这些士兵从未经历实战,缺乏战场淬炼出的血性与杀气。用最直白的说法,他们手上未曾染血。
兵书明载:唯有血火洗礼方能锻造铁血之师。日常操练再精熟,临阵对敌时未必能展现锋芒。
若按历史轨迹,明年(184年)便将爆发震动朝野的黄巾之乱。要在平叛中立下赫赫战功,必须先练就一支虎狼之师。
显然,现有兵马远未达标。刘凤决意带他们见血 ** ,通过实战磨砺悍勇之气。
幽州毗邻鲜卑草原,但新卒难敌游牧铁骑。刘凤转而谋划先 ** 练手——以山贼盗寇为磨刀石,逐步淬炼军魂。
碍于职权所限,他特向叔父刘焉 ** :愿率庄客肃清商路匪患。这些年刘凤厚馈不断,叔侄情谊甚笃。此举既能安定地方又可积累政绩,刘焉当即应允,更调拨边军装备相助(需照价采买)。对刘凤而言,能用银钱解决的都不算难题。
要知道!锦绣山庄可不单只生产【天上白玉京】和【玻璃工艺品】。刘凤利用盐铁署的职权,在山庄秘密开设了武器工坊,专门打造他设计的铠甲兵器。
当然对外宣称只是间普通铁匠铺,说是帮百姓改良农具罢了。
实际上,锦绣山庄打造的武器都是超越时代的精品,甚至比洛阳北军的装备还要精良。
刘凤命人仿照大秦黄金火骑兵打造清一色赤红铠甲,配以精铁锻造的长枪。他麾下护卫的装备,比许多将领的还要考究。
接到叔父的 ** 令后,刘凤立即率领张飞、赵云及两千精兵清剿幽州境内的山贼盗匪。
凭借流沙商队遍布各州郡的情报网,刘凤对匪患分布了若指掌。往往不等贼寇反应,大军就已直捣黄龙。
幽州地处边陲,民风剽悍。这些落草为寇的多是为求生路的贫民,即便占山为王也仅能糊口。面对武装到牙齿的正规军,大多乖乖缴械投降——毕竟平阳侯的仁政早有耳闻,投降或许还能谋条生路。
刘凤率两千精兵扫荡幽州境内的匪患时,遭遇了一伙真正的亡命之徒。这些山贼凶悍异常,明知罪孽深重难逃制裁,竟抄起武器主动向大军发起冲锋。
他们抱着鱼死网破的念头:若能突围便远遁他乡,若不能就要多拉几个垫背的。可惜在久经沙场的正规军面前,这群乌合之众的垂死挣扎毫无意义。更何况有张飞、赵云两位猛将压阵,战局完全是一边倒——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在刘凤等将领指挥下,山贼很快被尽数剿灭。
转眼练兵行动已持续月余。刘凤却越剿越觉得不对劲:这哪是练兵?分明是在收容难民!原来幽州境内多数"山贼"都是被世家逼上梁山的贫苦百姓,真正的悍匪不过寥寥数寨。全军根本没打过几场像样的血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