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公孙瓒,更是可恨!若非他暗中串联,辽东何至于陷入此等困境?方才帐中,他竟敢对公孙度甩脸色——若不整死他,公孙度这三字倒着写!
然眼下这些人仍是盟友,不可喜形于色,否则难免落人口实。
公孙度佯作为难,叹道:"柳毅啊,此计虽妙,但公孙瓒、扶余、**毕竟同属盟军。如此行事,恐遭人非议,骂我背信弃义。"
这话分明是在表态:既要当恶人,又要立牌坊!
身为心腹,柳毅岂会不懂?主公不过是要他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罢了。
柳毅神色肃然,向主上进言道:"主上行事洒脱,属下深感钦佩。但请主上明鉴,如今形势已非我等背弃盟约,实乃盟友先行不义之举!
方才帐中情形,主亲眼所见。那公孙瓒如今已是丧家之犬,其言语之间分明在觊觎我辽东疆土。此等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公孙瓒身为北疆战事挑起者,本就难辞其咎。燕国兴兵问罪,理应由他独自承担。如今守土无方,反倒图谋我疆,此等不义之徒,何须以礼相待?
至于扶余、**二国,更是无须多言。身为属国,竟敢与外邦同声质问主上,全然忘却臣属本分。此等不忠不义之辈,何必与之论道?
更可虑者,此二国将领今日便敢如此猖狂,他日归国后必生异心。若任其坐大,恐有脱离掌控之患,届时必损我辽东根基。
主上,此番安排实为防患未然,道义之责不足为虑。"
公孙度佯装恍然大悟,叹息道:"柳卿所言极是。为辽东百万黎民计,不得不如此施为。然则,该如何使公孙瓒及扶余、**三国就范?"
柳毅嘴角浮现森然笑意:"主上毋需过虑,此事自有天意周全。"
哈哈,咱们只需命令辽东军尽快整装待发,等燕国部队开始行动时,咱们就直接率军开溜!
扶余和 ** 的那些蛮将已经被我画的大饼迷住了,那就让他们带着手底下的人去拼个你死我活吧!
柳毅的毒计让公孙度露出阴险的笑容,心里暗想:没错,现在什么都不用干,那些蛮将听了军师勾勒的美好前景,肯定斗志昂扬,绝对会带着军队死战到底。而咱们辽东军只需坐享其成,到时候拍拍屁股走人就行!
公孙度笑眯眯地对柳毅说:“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了!”
“遵命!”柳毅恭敬行礼,随即转身大步离开营帐,开始布置撤军事宜。
………………
联军·公孙瓒营地·中军大帐
公孙瓒坐在主帅位上,眉头紧锁,看向军师关靖问道:“士起,刚才的讨论,你觉得可行吗?”
关靖微微摇头:“实在难以预料。而且我总觉得柳毅有所隐瞒,话里藏着算计。可惜咱们对他了解不深,无法做出准确判断。”
公孙瓒眉头皱得更紧,有些沮丧地问:“那咱们该怎么办?是按照柳毅的建议联合众军与燕国决战,还是继续撤退?无论如何,总得定个方案才行。”
关靖盯着案上的北疆地图沉思片刻,郑重建议道:“主公,以目前形势来看,咱们只能先按柳毅的提议行事。右北平、辽西、辽西属国三郡已难保全,我军八万将士如同浮萍无根。若还想在乱世中谋得一线生机,眼下只能依附公孙度了。”
辽东公孙度统辖四郡,麾下民众逾百万,扶余、**及三韩各部皆唯其命是从,实力不容忽视。
"此刻唯有依附公孙度方能立足,既寄人篱下,便须顾及他的颜面......"
关靖言至此忽然收声,见主公神色凝重,终是直言进谏:"请恕属下冒犯——方才帐中那番话,实在操之过切。主公意图划分领地的意图太过明显,只怕会引起公孙度猜忌。"
公孙瓒眉头紧锁却未加斥责。值此落魄之际,这位始终追随的谋士即便言辞尖锐又有何妨?他长叹道:"士起所言极是。可眼见公孙度在帐中趾高气扬,以盟主自居......"
"我等四方首领本该平起平坐!"公孙瓒猛地拍案,"宁向燕王刘凤称臣也好过受他折辱!刘凤乃朝廷钦封幽州牧,他公孙度算什么东西!"
银甲将军越说越激动,竟将积压的愤懑尽数倾泻。案几被捶得砰砰作响,帐外亲兵面面相觑却不敢入内。关靖望着主公赤红的双目,暗暗捏紧了袖中的舆图——那上面标注着一条通往白狼山的小路。
燕王刘凤的统兵才能、帝国声威、燕地强军、藩王身份以及皇叔地位,随便单拎一项都足以碾压公孙度那厮。
公孙瓒若真要委曲求全,何不索性投奔燕国?毕竟燕王本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何必如今反倒要屈居于昔日同僚之下!
特别是公孙度在帐中那副 ** 的嘴脸,直接让公孙瓒火冒三丈——眼下联军各部平起平坐,这厮便摆出高人一等的架势。
倘若当真投其麾下,届时还不知要嚣张到何等田地!
哪还有他公孙瓒立足之地?
更遑论东山再起之机?
关靖觉出主公强压的愤懑,心下暗叹:"主公既知燕王才是正主,早该明白燕国势大。如今落魄才想起旧主,岂非太迟?眼下不思己过反怨他人,这般心性何以成事?"
"若非主公执意要称霸北疆,何至沦落至此?"
"胸怀大志固然可贵,可更需有与之匹配的能耐。古来成事者,纵遇泰山崩摧亦面不改色——主公您可有这等定力?"
"今日困局,实乃咎由自取啊......"
(见主公意志消沉,关靖只得强打精神进谏——绝不能让主公就此丧失斗志。
关靖神情坚定,向主公孙瓒献策道:"主公无需过分忧心,我等仍有转败为胜之机。只要顺利渡过当下困境,必能重振旗鼓!"
公孙瓒倏然抬头,目光灼灼地盯着关靖,声音微颤:"士起此言当真?快将良策细细道来!"
原本陷入绝望的公孙瓒,此刻眼中重燃希望之火。
见主公恢复斗志,关靖欣慰笑道:"方才军帐议事时,主公可曾察觉端倪?扶余与**两国本是迫于公孙度武力臣服,此番联合伐燕,除劫掠之欲外,更多是因公孙度之命。"
喜欢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从甄府赘婿到开国帝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