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黄色的巨浪如垂死挣扎的猛兽,在荒芜的大地上疯狂翻滚奔腾。雨鞭毫不留情抽打着这片饱受摧残的苦地,乌云厚重,沉沉压在头顶,几乎与远处被浊流淹没的树冠相连。
一条瘦骨嶙峋的快船,劈开汹涌的浪涛,朝着高耸的陶唐城方向颠簸前进。船头一名信使,面孔被风雨和泥浆糊得只剩下赤红的双眼,身上的皮甲挂满水草泥垢,双手死死抓着船板边缘,骨节因用力而发白。每一次船身撞上漂流的巨木或房梁残骸猛烈震动,他都死死挺住,不让那只沉重的、裹着油布的竹匣掉落。那里面卷着来自最前线,也是灾情最烈的泗水之畔的泥板急报。他的嘴唇破裂干涸,每一次呼吸都扯着腥咸的水沫子进入喉咙深处。天地间只剩下浊浪撞击声、暴雨砸落声,以及他胸膛里那面几乎要破膛而出的擂鼓——这鼓点,在每一次瞥见远处被洪水困住、如蝼蚁般呼号挣扎的人影时,都变得愈发沉重而急迫。
陶唐城的议事大殿内,铜灯的光芒被高处窗棂涌入的湿冷气息吹得摇曳不定,明明灭灭地映照着一圈沉重的面孔。空气凝滞得如同沉入深水之中,唯有殿外淅淅沥沥的雨声固执地钻入耳膜。
主位之上,尧帝半闭着眼,他那饱经风霜的帝王冠冕似乎比往昔更沉重了几分,沉甸甸压着他霜染的鬓角。指尖无声地一下下点着王座的木质扶手,每一次叩击,都让下首垂手肃立的几位大臣肩头微不可察地绷紧。
大殿中央巨大的土制沙盘上,代表着大河的深色陶土,像一条狰狞、不断膨大的巨蟒,已经吞没、覆盖了大片代表城池、村落、良田的微小标记。那触目惊心的扩张,远比殿外灰蒙蒙的天空更令人窒息。
沉重的脚步声如钝器般凿破雨声,从殿门外一路响进空旷的大殿。那个泥浆裹身的信使跌跌撞撞扑跪在冰凉的青石板上,粗粝的呼吸声在寂静中清晰可闻。他从胸前几乎是用撕扯的方式拽下那个沉重的油布包裹,动作僵硬地将它高举过头顶。
“泗水……泗水……快顶不住了!缺口!大缺口!”他喉咙里发出漏风般嘶哑的哀嚎,每一个字都像被砂纸磨过。
一只微微颤抖、布满皱纹的手取走了泥板。辅政“四岳”之一的大岳正伯丕,将泥板置于灯下。灯苗跳动,照亮泥板上急速刻画的、因施刻者仓惶而越发显得扭曲颤抖的图形。
“堤……溃何处?”尧帝的声音不高,却稳稳压过了殿外愈发紧密的雨声,如同一把冰冷的刀锋悬起。
正伯丕的目光飞快扫过泥板,又下意识地与身侧的另外三位大员——羲仲、和叔、仲允——的视线极其短暂地触碰了一下。无声的阴影在那几双眼底最深处掠过。最终,他转过身,那苍老的声音回荡在大殿里,清晰吐出那个早已刻在众人心上的答案:“桑壁!”
殿内气息陡然一窒。桑壁!那是黄河主干道上一处有名的凶险之地,也是治水大臣伯鲧,依仗着四岳共同保举,耗尽了六年时光、堆填了无法计数的土石人力的关键堤防!竟最先在此告破?
“伯鲧呢?”尧帝的声音听不出喜怒,目光却如磐石般压向负责工程协调的羲仲和监管军需粮草的和叔,“他此刻身在何处?”
羲仲喉咙滚动了一下,声音比平时显得尖细紧绷:“回禀帝君,伯鲧……仍在桑壁溃口处……率众……死堵……”
“死堵?”和叔的声音带着一丝微妙的上扬,并非完全的质疑,却也绝无半分赞同与激赏,“若死堵有用,何至于此?帝君,臣恐……”他那浑浊的眼睛垂下,看着自己官袍上似乎永不干透的陈旧水渍,“民力已尽,府库已枯。如洪水再涨……”
他留下半截话头,像一枚有毒的种子,悄然飘落在这片沉闷的土地上。沉默重新笼罩大殿,比此前更加厚重,压得人胸口发闷。空气仿佛凝滞成了无形的冰块,沉甸甸地堵塞着所有感官。殿外雨点的抽打声,此刻听来像是某种庞大而迟钝的巨兽,正用它冰凉粗糙的舌苔,一遍遍舔舐着这片被浸泡得太久的土地。
帝丘北城脚下一处勉强能避雨的窝棚区。低矮的土屋外墙被连日雨水泡得发软,随时可能坍塌。一股难以言喻的霉腐混合着某种久病体弱之人身上特有的微腥气息在空气里浮动。女娇紧抿着失去血色的嘴唇,费力地弓着腰,在窝棚仅有的一点背风干燥处侍弄着几片晾在破席上的潮湿棉絮。她身形臃肿,孕肚已很沉了,每一次微小的弯腰和扭转都显得格外艰难,眉宇间刻着深深的疲惫。指尖触碰到的棉絮带着冰冷的潮意,直往骨头缝里钻。
角落,她年迈的父亲——有崇氏的老族长,佝偻着缩在一堆湿透的茅草堆上,一阵剧烈的咳嗽撕扯着他干瘦的胸膛,声音沉闷空洞,咳得浑身筛糠般抖动,浑浊的眼睛里泛起浑浊的血丝和泪水,像两盏残破的、即将熄灭的油灯。
“阿爹,喝口水……”女娇艰难地直起身,捧过一个粗陶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华夏英雄谱请大家收藏:(m.zjsw.org)华夏英雄谱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