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知道的是,志愿军一支精锐部队,已经像耐心的猎人,在两侧的山林中潜伏多时,静静地看着这支“冒进”的部队,一步步钻入精心布置的口袋。
十一月下旬的一天黄昏,就在该团主力完全进入一段狭窄谷地时,刺耳的军号和哨声骤然响起,打破了雪原的寂静。无数穿着白色伪装服的志愿军战士,如同从地底钻出,从两侧山脊猛扑下来!手榴弹像冰雹般落下,冲锋枪和步枪子弹交织成密集的火网,瞬间将美军行军纵队截成数段。
战斗在极近的距离内爆发,美军的炮火优势难以发挥,空中支援也因为能见度降低和敌我混杂而受限。谷地变成了屠宰场。该团陷入重围,指挥系统瘫痪,士兵在严寒和四面八方的攻击中苦苦支撑。
当该团遭遇毁灭性打击、几乎全军覆没的惨痛消息传回关岛时,基地内一片哗然。
哈里森气得砸了杯子:“愚蠢!冒进!侧翼完全放空!他们把陈顾问的警告当成了耳旁风!”
然而,一直负责与陈晓对接、几乎全程旁观了陈晓分析过程的卡特少校,在整理战报时,眉头却微微皱了起来。他回想起陈晓那份“补充分析”,里面的每一个字似乎都在提醒风险,但不知为何,结合前线部队那诡异的“解读”和最终的惨败,让他心里升起一丝难以言喻的违和感。
他拿起那份报告,再次仔细阅读,目光在“迂回包抄深远”、“警惕侧翼”、“灾难性后果”等字句上停留良久。
卡特找到刚与哈里森开完会、脸色“沉重”地走出来的陈晓,语气不像往常那样充满敬意,而是带着一丝探究:
“陈顾问,您的报告……预警非常准确。只是,我有些不解,为什么前线部队会如此……一致地误读了您的意思,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陈晓心里咯噔一下,面上却不动声色,甚至带着一丝无奈的苦笑:“卡特少校,分析报告只能提供可能性与风险提示。如何理解和运用,取决于决策者的心态和战场判断。当‘胜利’的渴望压倒理智时,再清晰的警告,也可能被曲解为……通往胜利的另一种路径暗示。”
他看着卡特那双依旧带着疑虑的眼睛,反问道:“或者说,你认为我的分析,本身存在导向性问题?”
卡特一时语塞。报告本身看起来无懈可击,甚至堪称精准。那种违和感,抓不住,摸不着。
他最终摇了摇头:“不,陈顾问,您的分析很专业。可能……只是前线的执行出了问题。”
但那一丝怀疑的种子,已经悄然种下。
陈晓看着卡特离开的背影,眼神微冷。
看来,光是“精准分析”还不够,下次得给这群傲慢的家伙,准备一份更“贴心”的误导指南才行。
只是,下一次,还能如此顺利吗?
喜欢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请大家收藏:(m.zjsw.org)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