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后的一天,怀斯拿着最新的财报,兴奋地对陈晓说:“老板,按照这套模式,我们的运营成本比行业平均水平低了百分之二十二,资金周转率高了百分之三十五,风险敞口缩小了百分之六十!这简直是商业史上的奇迹!”
陈晓看着报表上那些漂亮的数据,内心并无太多波澜。这只是将国家层面的博弈工具,下放到了商业领域而已。降维打击,理所应当。
他更关心的是那些“幽灵”们反馈回来的、关于未来趋势的碎片化信息。
“科尔,”陈晓接通了与这位“幽灵”总管的专线,“让各地的人,重点关注各国政府对新兴科技领域的政策动向,以及……那些目前还不被重视,但可能决定未来工业走向的‘小玩意儿’。”
“明白,老板。”科尔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我们已经在留意一些‘冷门’的矿产和专利。另外……伦敦的‘幽灵’报告,他似乎引起了军情六处外围人员的‘兴趣’。”
陈晓目光一凝。商业的扩张,终究还是引起了国家力量的侧目。
“让他按预案应对,必要时启动‘休眠’程序。”陈晓下令,“告诉所有人,安全第一。我们是在做生意,不是在打仗。”
“是。”科尔顿了顿,补充道,“不过老板,有时候我觉得,这两者的界限,正在变得越来越模糊。”
挂了电话,陈晓走到世界地图前。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远航”的业务触角和“幽灵”们的位置。
这套依托于前情报军官的网络,是“远航”最核心的竞争力,也是最危险的隐患。它能带来巨大的信息优势,也如同一把双刃剑,随时可能伤及自身。
伦敦的“幽灵”只是开始。随着“远航”的盘子越来越大,触及的领域越来越敏感,必然会引起更多势力的警觉。
下一次,来的可能就不只是外围人员的“兴趣”了。
喜欢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请大家收藏:(m.zjsw.org)潜鳞1937:我在敌营当大佬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