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会儿,和尚端上茶来。周进为了讨好,说:“晚生拜读过您的考卷,后面两大段文章,写得特别精彩。”王举人却摆摆手:“那两段不是我写的。”周进不信:“您太谦虚了,那是谁写的?”王举人一本正经地说:“真不是我写的,也不是凡人写的。考乡试头场那天,初九傍晚,我头一篇文章还没写完,正纳闷今天咋这么慢呢,就打瞌睡了。突然五个青面人跳进考场,中间那人拿大笔在我头上点了一下就走了。接着一个戴纱帽、穿红袍的人掀开帘子进来,拍了我一下说:‘王公请起’。我一下子吓醒,浑身是汗,拿起笔就文思泉涌,不知不觉就写完了。所以说贡院里真的有鬼神相助!我把这事告诉主考官,他都说我有中状元的命。”
正聊得火热,一个小学生送来写好的仿纸让周进批改,周进刚想接过来,王举人摆摆手说:“不碍事,你先批,我还有别的事。”周进只好坐到主位批改作业。王举人转头吩咐仆人:“天晚了,雨又不停,把船上的食盒搬进来,让和尚拿点米做饭。再跟船夫说一声,明早准备开船。”又对周进解释:“我刚上坟回来,碰上大雨,只能在这借住一晚。”
说着,王举人突然回头,一眼瞧见小学生仿纸上的名字“荀玫”,脸色瞬间变了,一会儿咂嘴,一会儿撇嘴,表情十分古怪。周进心里犯嘀咕,却也不敢多问。等批完作业回来接着陪坐,王举人开口问:“这孩子几岁了?”周进答:“七岁。”王举人又问:“今年刚开始读书?名字是你给起的?”周进连忙解释:“名字不是我起的。开蒙的时候,他父亲请集上刚考上秀才的梅三相帮忙起的。梅三相说自己名字带‘玖’,就给孩子起了个带‘王’旁的,图个好兆头,希望孩子以后也能有出息。”
王举人突然大笑起来:“说起来真有意思!今年正月初一,我梦见看会试榜单,我中举是意料之中,可第三名居然也是汶上人,叫荀玫。我还纳闷县里没这号人物呢,没想到和这小学生重名!难不成真要和他同榜?”说完笑得前仰后合,还煞有介事地说:“看来梦都是瞎做!考功名还得靠真本事,哪有什么鬼神显灵!”周进想起梅三相的事,就说:“梦有时候也挺准的。我刚来那天,梅三相说他正月初一梦见红太阳落在头上,结果当年就考上秀才了。”王举人不屑地反驳:“这更不靠谱!照这么说,他进个秀才就有太阳落头上,像我中了举人,难不成得顶着天了?”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着。这时,仆人点上灯,端上丰盛的酒菜,鸡、鱼、鸭、肉摆了满满一桌。王举人也不招呼周进,自顾自地大吃大喝,吃完就让人把碗收走。过了一会儿,和尚才给周进送来饭菜,只有一碟老菜叶和一壶热水,周进也只能将就着吃了。随后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一早,雨过天晴,王举人洗漱穿戴整齐,拱了拱手,瓜子壳,周进只能晕头转向地打扫了一早上。
从这以后,薛家集的人都传开了,说荀家孩子将来会和王举人同榜中进士,成了大伙的笑谈。其他孩子见了荀玫,都不叫他名字,改口喊“荀进士”。家长们听说这事,故意跑到荀玫爷爷荀老爹面前假意恭喜,明摆着是打趣他。荀老爹被气得说不出话。申祥甫更是在背后嚼舌根:“王举人压根没说过这话!肯定是周进看荀家有点钱,故意编瞎话讨好人家,就为了逢年过节多拿点礼物。前几天荀家还给庵里送了面筋、豆腐干,还有好几回馒头、火烧,指不定就是这么回事!”
大伙听了这话,都开始讨厌周进。周进知道自己在这待不下去了,可碍于夏总甲的面子,也不好直接辞职,就勉强撑了一年。后来夏总甲也嫌他呆头呆脑,又不懂人情世故,不知道上门道谢,随后就在众人撺掇下,把周进辞退了。
没了教书的差事,周进在家过得穷困潦倒。一天,他姐夫金有余来看他,劝说道:“老舅,别怪我直说,你考功名怕是没指望了。人活一辈子,有口饭吃才是实在的,你总不能一直这么不务正业下去吧。我正要和几个做生意的去省城,缺个记账的,你不如跟我们一起去,你一个人在外,吃喝穿用肯定不会少你的。”周进心想:“反正现在也没出路,去了说不定还有转机。”就答应了下来。
金有余选了个好日子,就带着周进和其他客商一起到了省城,住在杂货行里。一天,周进闲着没事在街上溜达,看到一群工匠在修理贡院。他好奇想进去看看,结果被看门的用鞭子赶了出来。晚上,周进跟姐夫说想去贡院看看,金有余只好花了点小钱,带着周进和其他客商,又央求杂货行老板领着,这才进了贡院。
一进贡院,行老板指着说:“这是考生进的门。”走到考号房,行老板又说:“这是天字号考房,你进去看看。”周进一进考房,看见两块整齐摆放的号板,突然鼻子一酸,长叹一声,一头撞在号板上,直挺挺地昏死过去……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zjsw.org)儒林外史大白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