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放头牌(允许提前交卷)的时候,周进就坐在堂上,又看到了那个穿麻布衣服的童生上来交卷。那人衣服又破又烂,在号房里还扯破了好几块。周进看看自己身上华丽的绯袍金带,再看看眼前的落魄童生,翻开点名册问:“你就是范进?”范进赶紧跪下:“小人就是。”周进又问:“今年多大了?”范进答:“登记的是三十岁,实际已经五十四岁了。”“考了多少次?”“从二十岁开始考,到现在考了二十多次。”“为什么一直没考上秀才?”范进低着头说:“怪我文章写得太差,各位老爷看不上。”周进说:“也不一定是这样,你先出去,你的卷子我会仔细看。”范进磕了头就退下了。
当时天色还早,还没有其他童生交卷。周进拿起范进的卷子,认真看了一遍,心里直犯嘀咕:“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难怪考不上!”随手就把卷子扔到一边。又等了一会儿,还是没人交卷,周进转念一想:“要不把范进的卷子再看一遍?万一他真有点本事,也不能辜负他多年苦读。”于是又从头到尾看了一遍,这次觉得好像有点意思。正准备再仔细琢磨,又有个童生交卷,还跪下说:“求大人当面出题考考我。”周进和颜悦色地说:“你的文章已经交上来了,还面试什么?”童生说:“我诗词歌赋都会,求大人出题!”周进立刻沉下脸:“当今皇上看重科举文章,你搞那些诗词歌赋有什么用!你作为童生,就该专心写科举文章,看那些杂书干什么?我奉旨来这里选拔人才,不是来跟你谈杂学的!看你不务正业,肯定荒废了学业,说的都是些不着边际的话,卷子不用看了!来人,把他赶出去!”话音刚落,几个衙役像恶狼一样,架着童生连推带搡,一路跟头把人扔到了大门外。
周进虽然把这人赶走了,还是拿过他的卷子看了看。这个童生叫魏好古,文章写得还算通顺。周进就说:“给他个秀才名额吧。”拿起笔在卷子末尾点了个记号。接着又拿起范进的卷子,反复研读后,忍不住感叹:“这文章,我看一两遍都看不懂,看到第三遍才发现,简直是天下一等一的好文章!字字珠玑!怪不得那么多有才华的人被埋没,就是因为那些糊涂考官不识货!”他赶忙拿起笔,在范进卷子上仔细圈点,还画了三个大圈,直接定为第一名。又把魏好古的卷子拿过来,填成第二十名,然后把所有卷子整理好带回房里。
放榜的时候,范进果然是第一名。来拜见的那天,周进对范进一顿夸奖;轮到第二十名魏好古,周进则告诫他:“好好学科举文章,别学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之后,众人敲锣打鼓把新秀才们送回家。
第二天,周进启程离开,范进一个人送了三十多里路,在轿前不停作揖行礼。周进把范进叫到跟前,说:“你年纪大但有真才实学,这次乡试肯定能中举。我回京复命后,等你的好消息!”范进又磕头谢恩,一直站在原地,直到看不见轿子影子,才回到住处谢过房主人,连夜赶回家拜见母亲。范进家穷得叮当响,住的是破草屋,老婆还是集市上屠户胡屠户的女儿。
范进考上秀才,母亲和妻子都乐坏了。正准备做饭,老丈人胡屠户拎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大摇大摆地进门了。范进赶紧作揖行礼,胡屠户一屁股坐下就开骂:“我真是倒了八辈子霉,把女儿嫁给你这个废物!这么多年,不知道拖累我多少!也不知我积了什么德,才让你中了个秀才,我这是来赏你口酒喝!”范进唯唯诺诺,让老婆煮肠子、热酒,一家人在茅草棚下吃饭。胡屠户一边吃一边教训女婿:“你现在中了秀才,得有点规矩!像我杀猪这行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又是你的长辈,你可别在我们面前摆架子!那些种田、扒粪的平头百姓,你要是跟他们称兄道弟,就是坏了读书人的规矩,连我脸上都没光!你这人老实过头,没一点出息,我不教你,别人该笑话咱们了!”范进连连点头:“岳父说得对!”胡屠户又对着范进母亲说:“亲家母,您天天吃粗茶淡饭,日子也不好过。我女儿跟着你儿子,十几年了,怕是连猪油都没吃过几回,可怜啊!”婆媳俩千恩万谢,等胡屠户喝得醉醺醺,挺着肚子走了,这场面才结束。
第二天,范进按规矩拜访了乡邻,魏好古也约着新考上的秀才们互相走动。因为这年是乡试年(考举人的考试),大家还一起组织了几次文会。转眼到了六月底,同考的秀才们约范进一起去考举人。范进没钱做路费,就去找老丈人商量,结果被胡屠户一口唾沫啐在脸上,劈头盖脸一顿骂:“别做梦了!不就中个秀才,还妄想考举人?我听说你中秀才,都是学道看你年纪大,可怜你才给的!考中举人的都是文曲星下凡!你看看城里张老爷那些举人,哪个不是家财万贯、相貌堂堂?你这尖嘴猴腮的模样,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赶紧死了这条心,明年我在同行里给你找个教书的活,赚点钱养活你妈和老婆才是正事!找我借钱?我杀一头猪才赚几文钱,给你就打水漂了,难道让我们一家喝西北风?”范进被骂得晕头转向,灰溜溜地回家了。但他心里想:“学道说我水平够了,自古没有场外的举人,不考一次怎么甘心?”于是瞒着老丈人,和几个朋友凑钱去城里参加乡试。考完试回家,家里人已经饿了两三天,这事被胡屠户知道,又是一顿臭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zjsw.org)儒林外史大白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