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这匡太公的二儿子匡超人去府里考试,这一去就是二十多天。在这些天里,匡太公天天躺在床上,心里记挂着儿子,眼泪汪汪的,盼着儿子回来,还天天跟老伴念叨,说自己要是这时候死了,都看不到二儿子给自己送终,也不知道儿子能不能考上秀才。
有一天,匡太公正说着话,就听见门外吵吵嚷嚷的,原来是大儿子匡大在集市上摆摊,占了别人的地方,被一个凶巴巴的人追着打。匡大不服气,就跟人家大喊大叫的,结果那人直接把匡大的担子给夺了下来,筐子里的东西撒了一地,筐子也被踢坏了。看到自己吃饭的家伙被弄坏了,匡大说什么也要拉着人家去见官,还说县太爷跟自己二弟关系好,不怕他。听他这么说,匡太公赶紧把匡大叫了进来,劝他别闹事,还说自家是本分人家,别动不动就打官司,又说占人家摊子本来就是匡大的不对,让他找人好好跟人家说。可是匡大根本不听,又跑出去接着吵,这时邻居们都围过来看热闹,有人拉架,也有人劝架。就在双方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潘保正来了,他直接就说了闹事那人几句,那人的态度才软下来。潘保正又催匡大把东西收拾好回家。
就在这时候,大路上走来两个人,手里拿着红纸帖子,问这里有没有姓匡的。潘保正认出他们是学校里的门斗,赶忙上前说道:“这是好事来了,匡二相公考上秀才啦!”还让匡大带着门斗去见匡太公。门斗进了屋,就跟躺在床上的匡太公道喜,还把报喜的帖子贴了起来,上面写着匡超人考中了乐清县第一名,进了学,以后还能接连考中。看到这消息的匡太公别提有多高兴了,他赶忙让老伴烧茶,把匡大担子里的糖和豆腐干装了两盘,又煮了十几个鸡蛋,用来招待门斗。潘保正也拿了十几个鸡蛋来贺喜,等鸡蛋都煮好后,匡太公就留下潘保正陪着门斗吃饭。吃完饭后,匡太公就拿出二百文钱当报喜钱,可门斗嫌少。匡太公说自己家穷,还遭过火灾,这点钱只是表表心意。潘保正又在中间说了不少好话,最后加了一百文,门斗才走。
过了四五天,匡超人送完学政,才回到家。这时的他穿着秀才的衣服,拜见了父母。因为家里遭过火灾,嫂子就一直住在娘家,所以这次只拜了哥哥。匡大见弟弟中了秀才,对他比以前更亲热了。潘保正帮匡超人召集大家凑份子钱,选了个日子庆祝他考中秀才,还借了庵里的地方摆酒席。这次庆祝挺热闹,一共收了二十多吊钱,宰了两头猪,还有不少鸡鸭,酒席摆了两三天,就连和尚都来讨好匡超人。
匡超人考中秀才后,就和父亲匡太公商量,决定不再做磨豆腐的营生了。他把剩下的十几吊钱给了哥哥,又租了两间屋子开小杂货店,还把嫂子接回了家,一家人也不再分开吃饭,就靠着杂货店每天赚的钱过日子。
忙完这些事后,匡超人就进城去感谢知县。知县这次对他特别客气,和他以平等的身份相处,还留他吃了酒饭,随后匡超人就拜知县做了老师。匡超人从城里回来后,学校的两个门斗又找上门来,说学校的老师要传匡超人去见面,还得准备见面礼。听到这话,匡超人就很生气,说只认知县这个老师,不想见学校的教官,也不想给见面礼。潘老爹就劝他,说县里的知县是私交的老师,而学校的老师是朝廷任命的,专门管秀才,就算考中状元也得认,还说匡超人是穷人家出身,见面礼每人封两钱银子就行。匡超人听了劝,就约好时间,准备好见面礼去见了学师。从学校回来后,匡太公就让他买了祭品去祖坟上祭拜。
匡超人上完坟回来后,匡太公的身体就不舒服了,而且病情一天比一天重,吃了药也不见好,饭也吃不下。匡超人四处求神问卦,结果都不太好。眼看太公的病是好不了了,他就和哥哥商量,用自己之前做生意的钱给父亲准备后事,杂货店也照常营业。他们买了棺材,做了寿衣,还按父亲的头型做了一顶方巾。
有一天,匡太公知道自己不行了,就把两个儿子叫到跟前,说自己这病是好不了了,现在活不了多久了。他说自己一辈子没给儿子们留下什么财产,最后连房子都没了。他又叮嘱匡超人,虽然考中了秀才,但功名乃是身外之物,最重要的是德行。还让他别因为日子好过了就变得势利,忘了本心。自己死后,等守孝期满,就赶紧找个穷人家的女儿成亲,千万别贪图富贵。最后还让他一定要敬重哥哥。说完这些,匡太公就去世了,全家人都大哭起来。匡超人悲痛万分,安排好父亲的后事之后,因为家里房子小,过了头七,就把父亲的灵柩送到祖坟安葬了。村里的人都来吊唁送葬,兄弟俩谢过客人后,匡大继续开店,匡超人则每逢初七就去坟上哭拜。
有一天,匡超人上坟回来,潘保正告诉他,知县被撤职了,温州府二太爷来摘了他的官印。因为知县是匡超人的老师,潘保正觉得他应该进城去看看。第二天,匡超人就换上素服准备进城,可刚到城边,就发现百姓为了挽留知县,敲锣罢市,围住了来摘印的官员,还把城门关了,他根本进不去,只能回家等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zjsw.org)儒林外史大白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