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一阵骚动,有几个人犹豫了一下,悄悄往后退了几步,最终转身离开了晒谷场。王巢没有理会他们,继续说道:“留下的,从今天起,就得听我的命令。我说东,不能往西;我说训练,就得拼命练。谁敢偷懒耍滑,立刻赶走,一粒粮食都别想拿!”
一番话下来,留下的人眼神都坚定了许多。他们都是走投无路的人,既然决定留下来搏一把,就没了退路。
王巢满意地点点头,对身边的李管家道:“李伯,带人筛选。身体瘦弱的、有明显伤病的、看着油滑不靠谱的,都剔除掉。”
筛选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李管家带着几个经验丰富的家丁,逐个检查报名者的身体状况,询问基本情况。王巢则在一旁观察,他不仅看身体条件,更看眼神——那些眼神畏缩、不敢与他对视的,哪怕身体再结实,也直接pass;而那些眼神坚定、透着一股狠劲的,哪怕身材稍矮,也优先留下。
一个时辰后,筛选结束。最终留下的,正好三百人。这些人大多是二十多岁的青壮年,有几个还是退伍的边军士兵,因战败流落回乡,被王家收留为佃户。王巢认出其中一个身材高大、皮肤黝黑的汉子,名叫赵大勇,原是辽东军的火铳手,因萨尔浒之战战败,侥幸逃回家乡,平日里沉默寡言,却有一身好力气。
“很好。”王巢看着眼前整齐站成几排的三百人,语气缓和了一些,“从今天起,你们就是王家护庄队的人。现在,先吃饭,吃饱了,下午开始训练!”
话音刚落,厨房的仆役便抬着几大笼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和几桶飘着油花的大锅菜走了过来。浓郁的香味瞬间弥漫在晒谷场上,众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在这灾荒年月,白面馒头可是稀罕物,很多人一年都吃不上一次。
“都排队,一人两个馒头,一碗菜,不够再添!”李管家高声喊道。
三百人立刻排起整齐的队伍,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接过馒头和菜,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脸上满是满足的神色。王巢看着他们狼吞虎咽的样子,心中暗道:“果然,要想让人卖命,先得让他们吃饱饭。”
饭后,众人休息了半个时辰,王巢便将他们带到了庄园西侧的空地上。这里原本是王家的训练场,只有几个破旧的箭靶和一些生锈的刀枪,平日里只有几十名家丁在这里敷衍了事地练练拳脚。
“现在,开始训练。”王巢站在队伍面前,目光严肃,“首先,队列训练。所有人,排成十排,每排三十人,间距一尺,挺胸抬头,目视前方!”
队列训练是军队的基础,不仅能培养纪律性,还能让士兵养成听从命令的习惯。可这些佃户大多是散漫惯了的庄稼汉,哪里懂什么队列?站得歪歪扭扭,东张西望,还有人忍不住小声说话。
“都给我站好!”王巢大喝一声,声音如同惊雷,“赵大勇!出列!”
赵大勇愣了一下,随即快步走出队伍,躬身道:“公子!”
“你当过兵,懂队列,你来教他们。”王巢说道,“谁要是不听指挥,偷懒耍滑,直接给我揍!”
“是!”赵大勇应了一声,立刻转身面对队伍,摆出了军人的姿态,“都听好了!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挺直,收腹挺胸,头要正,颈要直,眼睛看前面人的后脑勺!”
有了赵大勇这个“懂行”的,队列训练总算有了章法。赵大勇当过兵,对队列要求极严,谁要是站歪了、动了,他上去就是一脚,毫不留情。一开始,还有人抱怨,可看到赵大勇那凶神恶煞的样子,再想起王家许诺的粮食和银子,便都乖乖闭上了嘴,努力按照要求站好。
王巢在一旁看着,时不时出言纠正几个动作特别不标准的人。他知道,队列训练枯燥乏味,但必须坚持,这是打造一支有战斗力的队伍的第一步。
下午的太阳越来越毒,晒得地面发烫,三百人站在烈日下,汗水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淌,浸湿了衣衫,可没有一个人敢擅自乱动。两个时辰后,王巢才下令休息。众人如蒙大赦,纷纷瘫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喝着仆役送来的凉水。
“公子,这样训练有用吗?”赵大勇走到王巢身边,低声问道。他虽然按照王巢的命令训练,但心里还是有些怀疑——就练这些站队列的花架子,能打得过黑风寨的土匪吗?
王巢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觉得,当兵最重要的是什么?”
赵大勇愣了一下,想了想道:“力气大,不怕死,枪法准。”
“不全对。”王巢摇摇头,“最重要的是纪律。没有纪律的队伍,就是一群乌合之众,哪怕人再多,也打不过有纪律的对手。黑风寨的土匪就是这样,看似凶狠,实则一盘散沙,只要我们的人能听命令,能形成合力,就能打败他们。”
赵大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虽然不完全明白,但看着王巢自信的眼神,心中的怀疑少了几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龙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