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巢站在寨墙上,看着下方的流民,眉头微微皱起。流民中有老人、妇女和孩子,若是全部收留,王家庄的粮食供应会面临巨大压力,且难以保证其中没有奸细。他沉吟片刻,对身边的赵大勇说:“你带十名队员下去,仔细询问每个人的来历,登记姓名、籍贯,再让沈文带着医护兵给他们检查身体,有传染病的先隔离。”
赵大勇领命而去,带着队员们逐一询问流民情况。老者名叫张老汉,是邻县张家庄的庄户,村子被土匪洗劫后,他带着孙子逃了出来,一路打听着找到王家庄。一名二十多岁的青年名叫周强,曾是卫所的兵,因卫所粮饷被克扣,又受不了欺压,才逃了出来,想加入民团杀土匪。还有一对年轻夫妇,带着一个三岁的孩子,他们的村子被洪水冲毁,无家可归,只求能在王家庄附近定居,做点活计糊口。
甄别持续了整整一天,最终筛选出一百五十余名符合条件的流民:二十名身强力壮、有过劳作或当兵经历的青年,被编入民团预备役,由李铁牛负责训练;五十名有手艺的流民,如铁匠、木匠、农夫,被安排在庄里从事相应工作,庄里分给他们临时住房,每天管两顿饱饭;八十余名老人、妇女和孩子,被安置在寨墙外新搭建的棚屋里,由辅兵队负责给他们分发粮食和衣物。
对于不符合条件的流民,王巢也没有赶他们走,而是让沈文给他们每人发了两斤粮食,叮嘱道:“往前去三十里的李家镇,那里最近刚安定下来,你们去那里投奔,应该能找到活路。”流民们接过粮食,纷纷向王巢磕头道谢,嘴里不停喊着“王菩萨”。
周强被编入预备役后,训练格外刻苦。他曾在卫所学过射箭,拉弓的动作标准有力,李铁牛看了十分满意,特意把他调到自己的小队,教其他队员射箭技巧。“以前在卫所,当官的只知道克扣粮饷,哪像这里,公子待咱们如兄弟,还有神药保命。”周强休息时对同伴说,“跟着公子,才有奔头!”
有手艺的流民也很快融入了王家庄。铁匠老王带着两名徒弟,在庄里搭起了铁匠铺,专门打造农具和兵器,他打造的长刀锋利耐用,队员们都赞不绝口。木匠老李则带着人修缮庄里的房屋,还帮辅兵队加固了营房,他笑着说:“这辈子没遇到过这么好的地方,有活干、有饭吃,还安全,就算给我金山银山,我也不走!”
安置流民的消息传开后,王家庄的声望更上一层楼。青州知府特意派人送来一块“保境安民”的牌匾,虽然只是做做样子,却也从侧面印证了王家民团的影响力。周边的乡绅们也纷纷主动与王巢结交,有的送来粮食,有的送来布匹,都想与这位“王菩萨”搞好关系。
这天傍晚,王巢正在书房翻看沈文提交的流民安置清单,赵大勇兴冲冲地跑了进来:“公子,好消息!刚才又有五十多名流民来投奔,其中有十几个是石匠,正好能帮咱们加固寨墙!”王巢放下清单,嘴角扬起一抹笑意:“好,按照老规矩甄别安置,让石匠们明天就开工,寨墙的防御得再加强些。”
赵大勇刚走,沈文就拿着新的医疗物资清单进来了:“公子,最近收治的流民里,有几个懂点医术,我想让他们跟着医护兵学习,扩大医疗队伍。”王巢点点头:“可以,你亲自教他们,重点教消毒和换药的方法,务必保证他们学会。”
夜色渐深,王家庄一片静谧。寨墙外的棚屋里,张老汉正给孙子喂粥,孩子吃得香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铁匠铺里,老王还在打铁,火星溅起,映亮了他黝黑的脸庞。校场上,预备役的队员们还在加练,脚步声在月光下格外清晰。
王巢站在寨墙上,望着眼前的景象,调出系统面板。上面显示“清剿匪患八股,完成‘保境安民’任务,民团综合战力提升20%,民心值+,解锁‘流民安置手册’”。他深深吸了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烟火的气息,这是安稳的味道。
青州境内的匪患已基本肃清,只剩下最北边的“猛虎山”一股,据说头目“下山虎”有三百余手下,且与官府有些勾结,实力不容小觑。但王巢并不担心,看着身边日益壮大的队伍,看着越来越热闹的王家庄,他心里充满了底气。
“公子,夜深了,该休息了。”李管家端着一碗热茶走来,轻声说道。王巢接过热茶,抿了一口,目光望向北方的星空:“快了,等肃清了猛虎山,青州南部就彻底安稳了。”
月光洒在他的身上,也洒在这片正在恢复生机的土地上。王家民团的声望,如同一颗耀眼的星辰,在明末的乱世中熠熠生辉,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投奔,也守护着越来越多的生命与希望。而这一切,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龙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