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武接过军饷,感受着手中的重量,激动地说道:“公子,这钱是咱们登州自己铸的,拿着踏实!末将定带着弟兄们好好训练,绝不负公子的栽培!”
其他学员也纷纷附和:“愿为公子效力!愿为登州效力!”
王巢看着学员们坚定的眼神,心中愈发踏实。“登州通宝”不仅流通在市场上,更流通在了人心上——百姓认可它,是因为它实在;将士认可它,是因为它代表着登州的实力;商户认可它,是因为它能带来便利。有了这份认可,蓬莱的根基才真正不可动摇。
六月中旬,第三批二十万枚“登州通宝”铸造完成。此时,登州的货币流通已完全顺畅,市场繁荣程度远超以往:码头的商船往来不绝,工坊的货物堆积如山,集市的商品琳琅满目,流民们都有了稳定的工作与收入,整个蓬莱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沈文再次核算账目,脸上满是笑意:“公子,咱们共铸币六十万枚,消耗铜矿一万八千斤,回收废铜五千斤,成本约一千二百两白银。但这些铜钱带动了贸易,仅码头商户的税收就比上月多了三千两,更不用说工坊、海贸的收益了,简直是一本万利!”
王巢拿起一枚“登州通宝”,在手中把玩着,目光望向窗外。远处的山谷里,铸币工坊的炉火依旧明亮,如同蓬莱的希望。他知道,私铸钱币只是权宜之计,将来必须得到朝廷的认可,但至少现在,他解了登州的燃眉之急,为蓬莱的崛起铺就了更坚实的道路。
“通知刘铁匠,暂停铸币。”王巢突然说道,“库房里的铜矿不多了,留着给铁匠坊造火炮。等下次船队带回更多铜矿,再做打算。”
沈文应声而去。书房里,王巢将“登州通宝”放在案上,与火炮图纸、海图摆在一起。铜钱虽小,却承载着市场的活力;火炮虽重,却守护着蓬莱的安宁;海图虽远,却指引着未来的方向。这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着他在乱世中闯出一片天地的梦想。
窗外的阳光洒在铜钱上,折射出温暖的光芒。王巢知道,随着“登州通宝”的流通,蓬莱已不再是那个偏远的海防卫所,而是一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地方。而他要做的,就是守护这份希望,让登州的光芒,在这个风雨飘摇的明末,愈发耀眼。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龙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