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巢站在城门楼上,望着队伍逐渐消失在远方的地平线,直到再也看不见旗帜的影子,才缓缓转身。沈文走到他身边,递上一件披风:“公子,天凉了,回去吧。陈将军经验丰富,周先生足智多谋,他们定会平安抵达京师的。”
“我不是担心他们。”王巢望着北方的天空,语气沉重,“我是担心崇祯,担心这大明江山。皇太极此次入关,绝非简单的劫掠,怕是意在京师。而朝廷如今无将可用、无兵可调,仅凭咱们登州卫与几路零散的勤王兵马,怕是难以抵挡。”
沈文沉默了。他知道王巢说得没错,崇祯帝刚愎自用,猜忌心重,既无太祖、成祖的雄才大略,又无仁宗、宣宗的仁厚宽容,如今北境战火纷飞,朝堂却依旧党争不断,这大明的江山,早已是风雨飘摇。
回到总兵府时,夜色已浓。王巢走进书房,将那封急报再次摊开,上面“皇太极亲率大军”“直逼京师”的字样刺得人眼睛生疼。他拿起笔,在沙盘上圈出后金的进军路线,又在登州与京师之间画了一道连接线,指尖在“袁崇焕”三个字上停顿许久,最终长叹一声。
“公子,斥候快船传回消息,第三次远航船队已在返回途中,预计十日内能抵达蓬莱港。”沈文走进来,低声汇报道,“另外,沿途州县已回信,愿意为大军筹备粮草,但不少州县都表示,后金游骑已逼近,他们自身难保,能提供的粮草有限。”
“有限也比没有好。”王巢点点头,“让陈武的队伍放慢行军速度,尽量避开后金游骑,安全第一。另外,通知李铁头,工坊全力生产,火药、火枪越多越好,一旦船队带回硫磺与硝石,立刻扩大产能,咱们要做最坏的打算。”
“喏。”沈文应道,转身离去。
书房内只剩下王巢一人。窗外的寒风愈发猛烈,吹动着窗棂发出呜呜的声响,如同北境传来的哀嚎。他走到墙边,望着悬挂的大明疆域图,目光从登州一路向北,最终落在京师的位置。
他知道,此次勤王,不仅是对登州卫战力的考验,更是对他未来布局的影响。若京师能守住,登州卫可借勤王之功获得朝廷认可,名正言顺地扩充实力;若京师陷落,后金入主中原,他便只能退守登州,凭借海贸之利与火器之强,在乱世中另谋出路。
夜色渐深,总兵府的灯火依旧明亮。王巢拿起笔,在纸上写下一行字:“备足粮草,整肃军备,静待京师消息。”字迹遒劲有力,透着一股在乱世中坚守的决心。
窗外,寒星点点,照亮了蓬莱城的轮廓。远处的码头上传来水师巡逻船的号角声,近处的工坊里还能听到锻造铁器的叮当声。这座因海贸而兴盛的城池,正因为北境的急报,悄然进入了备战状态,等待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龙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