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一片寂静,连原本带着几分轻视的大臣们,此刻也面露肃然。崇祯帝望着王巢,眼中的赞许愈发浓烈:“大明有此忠勇将士,实乃社稷之福。那你斩杀三千余后金兵,可有详细计数?”
“回陛下,每战之后,臣都令将士们清点敌尸,登记在册。”王巢从容应答,“夜焚粮草斩杀三百余,红石山伏击斩杀五百余,柳河桥截杀斩杀四百余,落马坡追击斩杀三百余,其余大小十余战,累计斩杀后金兵三千二百余人,缴获战马四百余匹,武器七千余件。这些缴获物资,现已封存于南郊营地,待陛下查验。”
“三千二百余人!”崇祯帝猛地站起身,龙颜大悦,快步走下丹陛,亲手扶起王巢,“王爱卿!你以三千兵力,斩杀后金精锐三千余众,这等战绩,古往今来也寥寥无几!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他转身看向殿内大臣,声音洪亮:“诸位爱卿听见了吗?这才是大明的将军!这才是朕的忠臣!反观那些坐拥数万大军,却畏敌如虎、节节败退的将领,简直是猪狗不如!”
大臣们纷纷躬身附和:“陛下英明,王将军忠勇可嘉!”
崇祯帝拉着王巢的手,走回龙椅旁,指着身旁的空位:“王爱卿,坐!今日你便是朕的贵客,不必拘礼!”
王巢连忙推辞:“陛下,君臣有别,臣不敢僭越。”
“朕让你坐,你便坐!”崇祯帝语气坚决,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你为大明立下如此大功,坐在这里,当之无愧!”
王巢只得谢恩坐下,心中却愈发警醒。他深知崇祯帝多疑,今日这般恩宠,既是嘉奖,也是试探,唯有始终保持谦逊,才能安身立命。
待王巢坐定,崇祯帝才缓缓开口:“王爱卿,你立下如此大功,朕自然不会亏待你。传旨!”
殿外的太监立刻高声应和:“传陛下圣旨——”
“游击将军王巢,忠勇过人,谋勇兼备,率部勤王,斩杀后金三千余众,解永平之围。特晋封王巢为参将,赏银一千两,绸缎两百匹,赐蟒纹官服一袭!”崇祯帝的声音在殿内回荡,“其麾下将士,皆按战功封赏,阵亡将士家属,赐良田百亩,终身免赋!”
“臣王巢,代麾下将士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王巢再次起身跪地,叩首谢恩,额头触地的瞬间,他心中没有丝毫喜悦,只余下一片冰凉——他清楚,这泼天的恩宠背后,是更深的猜忌与考验。
崇祯帝看着他叩首的模样,满意地点了点头:“王爱卿平身。朕知道你麾下将士辛苦,已令户部即刻调拨粮草五千石、药品三百斤,送往南郊营地。你且在京中休整几日,待朕与大臣们商议后,再给你指派新的差事。”
“臣遵旨。”王巢起身,依旧垂首而立,仿佛将所有的恭顺都刻进了骨子里。
崇祯帝又与他闲聊了几句永平府百姓的近况,王巢始终谨言慎行,句句不离“将士用命”“百姓感恩”“陛下圣明”,绝口不提自身谋划的细节,更未露出半点恃功自傲的神色。
夕阳透过殿门的缝隙,在金砖上投下长长的光影。当王巢走出文华殿时,晚风带着初春的寒意扑面而来,他却觉得后背已被冷汗浸湿。金銮殿上的龙颜大悦与满口赞誉犹在耳畔,可他心中清楚,这场面圣复命的考验,才刚刚画上句点。真正的挑战,还在前方。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龙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