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机密?”王德化冷笑一声,“咱家是山东监军,有权知晓一切军政要务!王将军如此遮遮掩掩,莫非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不把咱家这个监军放在眼里?”
“公公言重了。”王巢语气一沉,“山东的防务关系到大明的半壁江山,每一次军队调动都需谨慎行事。如今后金虎视眈眈,随时可能来犯,若因监军大人的一时好奇,导致军事机密泄露,或因频繁调动军队影响防务,这个责任谁来承担?臣以为,当务之急是做好防务准备,而非纠结于这些细枝末节。若公公觉得臣的做法不妥,尽可向陛下上奏,臣随时等候陛下的处置。”
王巢的话掷地有声,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王德化被他怼得脸色铁青,却又无法反驳——王巢句句以“防务为重”“大明安危”为由,他若再纠缠下去,反而显得自己不顾大局。
“好!好一个‘防务为重’!”王德化咬牙切齿地说,“咱家倒要看看,将军的防务准备,能不能抵挡得住后金的进攻!”
说完,他猛地站起身,拂袖而去。王巢看着他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王德化此人睚眦必报,今日被拒绝,日后必定会在崇祯面前搬弄是非,必须早做准备。
王德化回到驿馆后,立刻叫来心腹太监,怒气冲冲地说:“王巢这个匹夫,实在是太骄横了!咱家索要后膛炮图纸,他以‘需陛下特批’为由拒绝;咱家想了解军队调动情况,他又以‘军事机密’推脱,根本不把咱家放在眼里,更不把陛下的圣旨放在眼里!”
心腹太监连忙附和:“公公息怒!王巢在山东经营多年,势力庞大,确实有些目中无人。依奴才看,咱们不如向陛下上奏,参他一本,说他拥兵自重,不听节制,让陛下好好教训他一番!”
王德化眼中闪过一丝阴狠:“说得对!咱家这就写奏折,向陛下告状!我倒要看看,没有陛下的支持,他王巢还能嚣张多久!”
随后,王德化亲自提笔,写了一封奏折。奏折中,他添油加醋地描述了与王巢的见面经过,将王巢拒绝提供后膛炮图纸、拒绝透露军队调动情况的行为,说成是“骄横跋扈,目无君上”;将王巢强调“防务为重”,说成是“借防务之名,行拥兵之实”;甚至还编造了“王巢在山东私自扩招军队,囤积粮草,有不臣之心”等谣言,企图让崇祯对王巢产生猜忌。
写完奏折后,王德化立刻派心腹锦衣卫快马加鞭送往京师。他坐在驿馆的椅子上,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他相信,只要崇祯看到这封奏折,定会对王巢产生不满,到时候他再从中挑拨离间,定能扳倒王巢,掌控山东的军政大权。
与此同时,王巢也料到了王德化会向崇祯告状,他立刻叫来李铁和宋应星,商议对策。
“将军,王德化此人阴险狡诈,这次在崇祯面前告了您一状,陛下恐怕会对您产生猜忌。”李铁担忧地说,“咱们不如也写一封奏折,向陛下解释清楚事情的经过,免得陛下被王德化蒙蔽。”
宋应星也点头赞同:“李将军说得对!后膛炮图纸确实是军工机密,不能轻易泄露;军队调动也关系到防务安全,确实不便透露。咱们只要把这些道理向陛下说明白,陛下应该会理解的。”
王巢点了点头:“你们说得有道理。不过,崇祯生性多疑,仅凭一封奏折恐怕难以消除他的猜忌。”他顿了顿,继续道,“这样吧,李铁,你立刻整理一份山东的防务报告,详细说明目前的防务情况、军队布防和武器装备,特别是后膛炮和蒸汽战船的列装情况,让陛下知道山东的实力足以抵挡后金的进攻,无需他担心。宋应星,你整理一份军工坊的生产报告,说明后膛炮、燧发枪等武器的生产进度和产量,让陛下知道山东正在全力为明年的战事做准备。”
“另外,”王巢补充道,“再准备一些山东特产,如阿胶、丝绸、茶叶等,让使者一同送往京师,交给陛下和朝中的几位大臣,疏通一下关系。虽然这些东西不值钱,但也是咱们的一点心意,或许能起到一些作用。”
“末将(下官)遵命!”李铁和宋应星齐声应道。
三日后,王巢的奏折和两份报告,以及准备好的山东特产,由使者送往京师。王巢站在巡抚衙门的门口,望着使者远去的背影,心中暗暗祈祷——希望崇祯能明辨是非,不要被王德化的谗言蒙蔽,否则不仅会影响山东的防务计划,还可能让明年的战事陷入被动。
而此时的京师,崇祯已经收到了王德化的奏折。他坐在乾清宫内,手中捏着奏折,眉头紧锁。他早就对王巢在山东的势力日益强盛感到担忧,如今看到王德化的奏折,心中的猜忌更加强烈。
“王巢真的如此骄横吗?”崇祯喃喃自语,“他在山东扩招军队,打造蒸汽战船和后膛炮,却不向朝廷报备,莫非真的有不臣之心?”
就在这时,太监进来禀报:“陛下,山东巡抚王巢派使者送来奏折和两份报告,还有一些山东特产,请求陛下过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龙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