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宋应星忽然开口,“军工坊的工匠们连日赶工,怕是会疲惫不堪,是否要提高他们的薪资,或给予粮食补贴,以稳定人心?”
王巢点了点头:“说得好。传我命令,军工坊的工匠薪资翻倍,每日供应两顿肉食,家中有老人、孩子的,每月额外发放两石粮食。他们是山东的脊梁,绝不能亏待!”
命令传下后,济南城瞬间忙碌起来。巡抚衙门的信使骑着快马,带着盖有王巢大印的令牌,奔向山东各地;山东军工坊的烟囱冒出滚滚黑烟,铁锤撞击铁块的声音日夜不停,火星溅落在工匠们满是汗水的脸上,映出他们眼中的坚定;中华军的军营里,号角声此起彼伏,士兵们身着灰色军服,扛着燧发枪,在演武场上列队训练,步伐整齐划一,口号声震彻云霄。
夜色渐深,济南城的灯火却比往日更加明亮。从巡抚衙门到军工坊,从军营到粮仓,每一处都人影攒动,一派紧张而有序的景象。王巢站在巡抚衙门的阁楼之上,望着城中的灯火,心中思绪万千。
他想起三年前,自己初到山东时,这里还是一片破败景象。流寇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后金的骑兵时常越过边境,烧杀掳掠。是他带着登州新军,在莱芜山谷大败张献忠,肃清了流寇;是他三赴勤王,用后膛炮的威力击退了后金的铁骑;是他推广蒸汽技术,建立军工坊,让山东的军事实力一日千里。如今的山东,百姓安居乐业,军队训练有素,粮食充盈,已经成为明末乱世中最稳固的“根基”。
可李自成的崛起,像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山东的安稳。王巢知道,这场危机,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若能借此次机会,北上复京,平定流寇与后金,就能真正实现复兴大明的梦想。
“将军,夜深了,天凉,您该回房休息了。”贴身侍卫轻声提醒道。
王巢回过神,望着远处军工坊传来的火光,轻轻摇了摇头:“我再站一会儿。你去告诉宋应星,让他明日一早带着最新的蒸汽轮机图纸来见我,咱们得加快技术研发的进度,后膛炮的射程还能再提升,蒸汽战船的速度也得改进,这些都是咱们日后北上的底气。”
侍卫应了一声,转身离去。王巢独自站在阁楼之上,寒风拂过他的衣袍,却吹不冷他心中的热血。他知道,一场关乎中原命运的大战,即将拉开序幕。而山东,将是这场大战的起点,也是大明复兴的希望。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襄阳,李自成正站在新筑的帅府内,看着麾下的将领们举杯庆贺。牛金星端着酒杯,笑着说道:“元帅,如今我大顺政权已成,麾下雄兵三十万,下一步便可北上攻洛阳,取开封,直捣北京,登基称帝!”
李自成哈哈大笑,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野心:“不错!待我攻克北京,定要将崇祯那昏君的脑袋砍下来,悬于城门之上,以泄我心头之恨!”
他哪里知道,在遥远的济南,一位年轻的“山东王”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正等着他自投罗网。一场决定大明命运的较量,在崇祯十六年的寒冬,悄然拉开了序幕。济南城的灯火,如同黑暗中的灯塔,照亮了复兴的道路,也预示着一场波澜壮阔的征程即将开始。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zjsw.org)明末龙旗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