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却像是没听见,手脚并用,异常灵活地就爬上了木梯!梯子在他的攀爬下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他爬到高处,正好够到一扇破窗的下沿。他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撕开窗格上残留的一小块、早已发黄变脆的旧窗纸。
“嘶啦……”一声轻响,那小片窗纸应声而破。
一缕更加清晰的、灰白色的天光,瞬间穿过破洞,笔直地照射下来,正好落在工作台摊开的麻布图纸上!将图纸上那些代表支撑杆的线条,映照得格外清晰!
“看!陈墨!”刘宏趴在窗沿,小脸被天光映亮,带着孩童发现宝藏般的纯真喜悦,指着那缕透进来的天光,“不要挡光!要透光!像……像晚上看的北斗勺子那样透!”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破洞前比划着,“外面亮亮的,透进来!雪地里也能看见星星……呃,不对,是看见太阳光!暖和的!这样,住在里面的人,就不会黑漆漆的害怕啦!”
他稚嫩的话语,带着孩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却像一道闪电,劈开了陈墨脑中固有的框架!透光!帐篷不仅要遮风挡雪,还要尽可能引入天光!这不仅仅是保暖的问题,更是灾后绝望环境中,给予流民一丝光亮和希望的……精神支柱!
陈墨怔怔地看着那缕从天而降的光柱,看着光柱中飞舞的尘埃,又看看图纸上自己精心设计的、追求绝对密闭的骨架结构。思路瞬间被打开!是啊!可以在帐篷顶棚预留可开合的透光区域!用多层浸油的轻薄细麻布或者……对!打磨薄而透亮的蚌壳(汉代已有类似工艺)!甚至可以设计成北斗七星的排列孔洞!既能引入天光,又不至于让风雪大量灌入!
“陛下……圣明!”陈墨的声音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和豁然开朗的振奋,他猛地抓起炭笔,在图纸边缘飞快地勾勒起来,灵感如同泉涌!
刘宏看到陈墨的反应,小脸上露出得意洋洋的笑容。他从木梯上慢悠悠地爬下来,拍了拍沾满灰尘的小手,又蹬蹬蹬跑到工作台另一边,拿起一根打磨得光滑异常的竹筒。那是他让陈墨准备的,用于制作另一种“奇物”——便携净水器的主要材料。
竹筒长约一尺,碗口粗细,两端打通,内壁被打磨得十分光滑。陈墨原本的设计,是准备在竹筒内分层填充细砂、碎石、木炭末等物,利用物理过滤的原理来澄清水中的泥沙杂质。
刘宏拿起竹筒,对着篝火的光亮,眯起一只眼朝里面看了看,又晃了晃。他小眉头皱了起来,似乎很不满意:“这个竹筒筒……里面黑乎乎的,装水进去,倒出来还是脏兮兮的吧?只能挡住大石头,挡不住看不见的小虫虫!”
他一边嘟囔着,一边像是发泄不满,突然双手握住竹筒两端,用尽全身力气,狠狠地将竹筒往工作台的棱角上砸去!
“咔嚓!”
一声脆响!那根精心打磨的竹筒,竟被他硬生生从中间劈成了两半!断口参差不齐,竹刺狰狞!
“陛下!”陈墨和老宦官都吓了一跳!
刘宏却毫不在意,他丢开手里的半截竹筒,拿起另外半截,指着那参差的、布满细小纤维的竹筒内壁断口,又指了指旁边一堆准备用作过滤材料的、颗粒大小不一的木炭块和碎石,声音清脆,带着孩童特有的、不容置疑的“道理”:
“笨!要把脏东西挡在外面,光靠一层竹皮怎么够?要像……像穿衣服一样!一层不行穿两层!里面再穿小褂子!”他拿起一块最大的碎石,塞进半截竹筒的底部,“喏,这是大石头,挡最大的脏东西!”又抓起一把小石子,塞在碎石上面,“这是小石头,挡小一点的!”最后,他捧起一把磨得比较细的木炭粉末,小心翼翼地倒在小石子上面,直到填满竹筒,“这是最细的炭粉粉,挡看不见的小虫虫!水从上面倒下来,”他比划着从竹筒上口倒水的动作,“先过炭粉粉,再过小石头,最后过大石头!一层一层挡!出来就干净啦!”
他一边说,一边将手中塞满了过滤材料的半截竹筒倒过来,用力晃了晃。碎石、炭粉在里面碰撞,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他得意地扬起小脸:“看!这样是不是结实多啦?脏东西想跑也跑不掉!”
多层分级过滤! 陈墨的脑中如同被重锤击中!他之前的设计,只是简单混合填充,极易板结失效!而小皇帝这看似粗暴的“破坏”和孩童式的比喻,却直指核心——必须分层!由细到粗(或由粗到细)建立多级过滤屏障,才能有效拦截不同粒径的杂质!而且,将过滤材料分层压实填装在坚固的竹筒(或木桶)内,不仅效率更高,也更便于携带和更换滤芯!
“陛下……天纵奇才!”陈墨看着那半截简陋却蕴含着革命性思路的竹筒,激动得声音都在发颤。他一把抓起炭笔,在另一张空白麻布上疯狂地画起来!竹筒(或木桶)的剖视图,清晰的分层标记,每层填充物的粒径要求……一个结构合理、可行性极高的便携净水器蓝图,在他笔下迅速成型!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