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五年的初夏,洛阳城在死亡与新生的夹缝中喘息。
瘟疫的阴霾尚未完全散去,洛水北岸隔离营的哀嚎声依稀可闻,但每日抬出的裹尸草席终究在减少。生石灰刺鼻的白雾和石碱水滑腻的触感,成了这座劫后余生之城新的气味。南城的废墟间,已有新芽倔强地钻出焦土。太仓的粮食,经由陈墨打造的四轮“墨车”,艰难却持续地输向四方,滋养着濒死的土地和麻木的人心。
然而,南宫深处,那场无声的战争却从未停歇。卢植率领的羽林新军如同楔入宫墙的钢钉,牢牢掌控着南宫防务,曹节的触角被死死限制在未央宫的范围之内。每一次眼神的交锋,每一次旨意的传递,都带着冰冷的试探与反制。朝堂之上,因皇帝罪己诏和防疫诏令而凝聚的短暂人心,在瘟疫渐退后,又迅速被新的暗流所取代——清算王甫余党的风声日紧,依附曹节的官员如坐针毡,而皇帝借防疫擢升寒门匠人陈墨、调羽林新军协防宫禁的举措,更被视为对旧有秩序的挑衅。
就在这微妙的平衡与压抑的僵持中,一道来自少府将作监的密奏,悄然呈上了刘宏的御案。
奏报的内容很奇特:在清理南宫西北角、靠近废弃灵台的一处前朝秘库时,发现了一批被厚厚尘埃覆盖、保存却相对完好的巨大青铜构件。构件形制古奥,纹饰繁复,似与天文观测有关。经初步辨识,疑为前汉“落下闳造浑天仪”之残件!
“浑天仪…” 刘宏指尖抚过简牍上这三个字,眼神骤然变得深邃。作为穿越者,他深知这名字的分量!那是华夏先民仰望星空的智慧结晶,是探索宇宙奥秘的国之重器!它不该被遗忘在尘埃里,更不该成为深宫秘藏的玩物!
一个念头如同闪电,瞬间照亮了他心中酝酿已久的棋局。
“移浑天仪残件,入南宫灵台。” 刘宏的声音在德阳殿偏殿响起,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打破了殿内因曹节在场而刻意维持的沉闷,“着将作监陈墨,主持修复事宜。所需物料、人手,尽数拨付。”
侍立下首的曹节眼皮猛地一跳。修复浑天仪?这小皇帝又想搞什么名堂?耗费巨资修复这等无用的古物?还是…另有所图?他拢在袖中的手指微微蜷缩,脸上却堆起恰到好处的关切:“陛下…灵台荒废多年,殿宇倾颓。修复此等古仪,工程浩大,靡费甚巨。如今国库因赈灾防疫,已然吃紧…是否…”
“是否?”刘宏的目光淡淡扫过曹节,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曹公是觉得,朕不该修复先祖遗泽?还是觉得…这天象运转,灾异祥瑞,无需观测?”
“老奴不敢!”曹节心头一凛,连忙躬身,“老奴只是忧心国用…且此等古仪,深奥晦涩,纵是修复,恐亦无人能识,徒耗钱粮…” 他试图将话题引向“无用”和“靡费”。
“无人能识?”刘宏轻笑一声,那笑声里带着一丝奇异的意味,“曹公此言差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此仪乃沟通天人、体察天心之重器!岂可因其深奥而弃之?至于识得之人…” 他话锋一转,目光投向殿外灰蒙蒙的天空,声音陡然变得庄重而悠远,“朕夜观天象,见紫微垣帝星之侧,有客星新明,光润皎洁。太史令亦言,此乃‘文曲入垣’,主贤才降世,天佑文教之吉兆!”
他猛地站起身,玄端朝服的衣袂无风自动,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仪:“传朕旨意:为应天象,彰文运,即日起,于南宫灵台旧址,重建‘观星阁’!征召京畿及三辅之地,通晓算学、志在天文之寒门俊秀,不拘出身,唯才是举!入阁修习天官之学,参悟浑天璇玑之秘!由陈墨暂领阁事,太史令协理!”
“重建观星阁?征召寒门习天官?”曹节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冲头顶!修复古仪是幌子!借天象祥瑞之名,招揽寒门,建立直属于皇帝的新机构,培植完全脱离世家和宦官体系的力量,才是真!这比擢升一个陈墨要可怕十倍!百倍!
“陛下!此事…此事恐需从长计议!”曹节再也无法保持镇定,声音带着一丝急切,“天官之学,素为太史令世守之秘,关乎国运,非等闲可习!且寒门子弟,学识粗陋,岂能参悟此等玄机?万一解读有误,误导圣听,贻误国事…”
“贻误国事?”刘宏猛地转过身,目光如电,直刺曹节,“曹公的意思是,朕的天象解读有误?还是说,只有依附某些门阀、听命于某些阉宦的‘等闲’之人,才配知晓天意?!”
“老奴…老奴绝无此意!”曹节被这诛心之问噎得脸色发白,冷汗瞬间浸透了内衫。他感觉到皇帝话语中那冰冷的杀意和赤裸裸的指向!
“没有最好。”刘宏冷哼一声,不再看他,声音斩钉截铁,“旨意已下,不容更改!卢卿!”
“臣在!”卢植肃然应道。
“观星阁选址营造、寒门征召遴选、一应护卫之责,皆由你与陈墨协同督办!所需费用,从朕的内帑(皇帝私人金库)拨付!朕倒要看看,谁敢再言‘靡费’二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