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墨亲自上前,拿起一根铜尺。入手冰凉沉重。他目光如炬,扫视着脚下这片泥泞狼藉的河岸,最终选定了三个点。这三个点,看似随意,却隐隐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指向对岸“虎跳岩”的三角。
“甲位,坎七震三!”陈墨沉声下令,报出一个方位坐标。
“喏!”公输墨毫不犹豫,抄起一根铜尺,深一脚浅一脚地踏入齐膝深的泥泞,来到陈墨指定的第一个点。他奋力扒开泥水,露出下方坚硬的岩基,将铜尺下端一个尖锐的钢锥狠狠插入岩石缝隙,固定牢固。然后,他小心翼翼地调整着铜尺顶端水晶凸镜的角度,使其对准陈墨的方向。
“乙位,离九坤一!”
另一名学徒抱着铜尺,冲向第二个点,同样固定,调整镜面。
陈墨自己则抱着最后一根铜尺,走到第三个点——也是距离咆哮的泾河最近、最危险的一个突出部。浑浊的浪头不时拍打着他脚下的岩石,溅起冰冷的水花。他浑然不觉,俯身,将铜尺稳稳插入岩缝,仔细调整着顶端水晶镜面的角度。
三根铜尺,在泥泞的河岸上,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无形的三角测量基阵!
“绷丝!”陈墨低喝。
早已准备好的学徒们,立刻展开那银白坚韧的璇玑丝。两人一组,分别从甲位和乙位铜尺底部一个特制的铜环出发,将丝线绷紧、拉直,如同架设无形的琴弦,最终汇聚到陈墨所在的丙位铜尺底部!
嗡——!
当三根坚韧无比的璇玑丝在陈墨手中被同时绷紧到极致时,奇异的景象出现了!三根铜尺上那些蝌蚪般的纹路,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激活,竟然同时闪烁起极其微弱的、淡蓝色的幽光!而绷紧的璇玑丝,在狂风中并未随风飘荡,反而发出一种低沉、稳定、如同弓弦被拉满时的“嗡嗡”震颤声!这震颤似乎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共鸣场,将三根铜尺微妙地联系在一起。
“成了!三才定基!”公输墨兴奋地低呼一声,声音带着颤抖。这是他们根据陈墨传授的“格物新术”,结合古籍记载和无数次实验才摸索出的“璇玑三角定位法”!原理深奥,操作更是艰难,稍有差池便会失败。
陈墨没有理会学徒的兴奋,他整个人仿佛与手中的铜尺和绷紧的丝线融为一体。雨水顺着他棱角分明的脸颊流淌,他的眼睛透过丙位铜尺顶端的水晶凸镜,死死锁定了对岸“虎跳岩”上一个极其微小的、肉眼几乎难以辨别的天然凹陷!水晶镜片将那个点清晰地放大、拉近!
他的左手,极其稳定地扶住铜尺。右手,则如同最精密的机括,开始极其缓慢、极其细微地调整着铜尺底部一个镶嵌着细小齿轮的旋钮。随着旋钮的转动,铜尺内部发出几乎微不可闻的“咔哒”声,尺身上那些闪烁幽光的蝌蚪纹路也随之发生极其细微的明暗变化。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狂风呼啸,暴雨如注,浪涛轰鸣,民夫的号子声,老吏的叹息声…所有的声音似乎都离陈墨远去。他的世界,只剩下眼前水晶镜片中的那个点,手中旋钮那细微到极致的触感反馈,以及通过绷紧的璇玑丝传递来的、另外两根铜尺的方位信息。
汗水混着雨水,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毫不在意。手臂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酸痛发麻,他咬牙坚持。整个测量过程,如同在暴风雨中穿针引线,要求的是绝对的精准和超越常人的耐心与定力!
终于!
当水晶镜片中的目标点,与铜尺内部通过复杂光线折射和丝线共振形成的虚拟“基准线”完美重合的刹那!陈墨的右手猛地一顿!
“定!”一声压抑的低吼从他喉间迸出!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三根铜尺上的淡蓝色幽光骤然一亮,随即稳定下来!绷紧的璇玑丝发出的“嗡嗡”声也变得更加清晰、稳定!
“山长!成了?!”公输墨激动地声音都变了调。
陈墨缓缓直起身,长长吐出一口浊气,脸上露出一丝疲惫却无比坚毅的神色。他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目光扫过那三根在风雨中稳稳矗立、幽光流转的铜尺,沉声道:
“虎跳岩,岩层走向,北偏东七度又三刻!最薄处,在岩顶下十二丈三尺!岩体内部,有两条天然裂隙交汇于此!” 他的声音不大,却如同惊雷,炸响在每一个竖起耳朵倾听的老吏和老河工耳边!
“什么?!”
“这…这怎么可能?!”
“隔着这么宽的河,这么大的雨…他…他怎么知道的?!”
工曹掾和老河工郑老汉等人全都惊呆了,如同看怪物一样看着陈墨,又看看那三根不起眼的铜尺,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他们这些跟山石河水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老手,都不敢说隔着这么宽的激流,能如此精确地判断对岸岩层结构!这简直是神仙手段!
陈墨没有理会他们的震惊,他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那片狰狞的“虎跳岩”,最终锁定在岩壁中上部一个被藤蔓半掩着的、毫不起眼的狭小缝隙上。那里,正是他通过“璇玑尺”测算出的,岩体最薄弱、内部裂隙交汇的节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