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目光扫过身后跟随的、由二十余艘新式艨艟、斗舰组成的护航舰队。这些舰船虽远小于“镇海”,却也装备了改良帆装和强弩,如同忠诚的鲨群,拱卫着它们的“头鲸”。更远处,是青、徐两州的州郡兵船,数量虽众,却显得老旧散乱,在“镇海”和护航舰队的对比下,如同土狗环绕狮虎。
舰队并未直接驶向深海,而是沿着海岸线,以一种近乎炫耀武力的姿态,缓缓南下。巨大的“镇海”号犁开墨绿色的海水,留下宽大而持久的航迹。十二面巨帆在西北风的推动下鼓胀如满月,带动着这钢铁巨兽破浪前行。甲板上,尚未完工的框架间,隐约可见肃立的羽林军士,甲胄在稀薄的阳光下反射着点点寒芒。舰体两侧,那黑洞洞的弩窗如同巨兽的眼窝,无声地注视着海岸。
沿岸的渔村、港口、城邑……无数百姓涌向海岸,惊恐又敬畏地眺望着这支前所未见的恐怖舰队。巨大的船影投在海岸上,如同移动的山峦,遮天蔽日。沉闷的破浪声如同巨兽的呼吸,传遍四野。一种无形的、名为“天威”的恐惧,随着这钢铁舰队的航行,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沿海居民的心头。那些盘踞地方、与海匪暗通款曲、对新政阳奉阴违的豪强们,望着那巨舰上飘扬的玄底金纹“汉”字龙旗,无不脸色发白,两股战战。
琅琊郡,成山头。传说中秦始皇东巡求仙之地。这里海岬突出,礁石嶙峋,怒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沫。凛冽的海风在此处变得格外狂暴,发出凄厉的尖啸。
临时搭建的祭坛设在海岬最高处。坛高三层,以青石垒砌,铺着厚厚的玄色锦缎。祭品早已备齐:巨大的太牢(牛)、少牢(羊)、太牢(猪),皆披覆玄纁之色,静卧于祭坛中央。更有象征五方的青圭、赤璋、白琥、玄璜、黄琮,以及玉璧、玉琮等礼器,在惨淡的日头下流转着温润而冰冷的光泽。
吉时已到。鼓乐齐鸣!庄严、古朴、带着金石之音的雅乐穿透狂风的呼啸,响彻海天之间。
刘宏立于主祭之位,冕旒垂珠,玄纁礼服在狂风中翻飞,如同降临人间的神只。他神情肃穆,手持玉圭,在礼官的唱和声中,一丝不苟地行着繁复的祭礼。上香、献帛、奠酒、诵读祭文……每一个动作都庄重无比,带着一种沟通天地的神圣感。
祭文诵毕,高潮来临!
“沉璧——!瘗圭——!”
礼官高亢的声音压过了风吼!
两名身着玄甲的羽林力士,合力抬起一方巨大的、雕刻着蟠螭纹的玄色玉璧!玉璧通体墨黑,唯有边缘透着一抹深邃的幽绿,在阴郁的天光下显得神秘而沉重。他们踏着沉稳的步伐,走到悬崖边缘,在礼官的指引下,奋力将玉璧抛向下方汹涌咆哮的大海!
“噗通!”
沉重的玉璧瞬间被翻腾的墨绿色海水吞没,只留下一圈迅速扩散的涟漪。
紧接着,另一对力士捧上一枚形制古朴、象征着天子权柄的玄圭(黑色玉圭)。同样庄重地走到崖边,将其深深埋入祭坛旁特意掘开的土坑之中,覆土填平。
“伏惟四海之神,佑我大汉,风调雨顺,海晏河清——!”刘宏清朗而威严的声音,如同利剑刺破海风的喧嚣,清晰地传遍整个海岬!
祭礼已成!象征着天子对四海权柄的宣告与祈求!
观礼的百官、青徐地方官员、以及受邀而来的周边藩属使者(如朝鲜半岛的辰韩、弁韩,倭国邪马台国使者等),无不屏息凝神,被这宏大的仪式和蕴含的深意所震慑。尤其是倭国使者团,为首的使者身着奇特的麻布宽袍,头戴高冠,此刻正死死盯着海面上那如同移动堡垒般的“镇海”号,眼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撼和一丝不易察觉的贪婪。他下意识地从怀中摸出一面磨制得异常光亮的圆形青铜镜,镜面转动,清晰地映照出“镇海”号那如山峦般巍峨的侧影,以及舰艏那狰狞的冲角轮廓。他的手,不受控制地微微颤抖起来。
祭海归程,已是暮色四合。冬日的夕阳如同一个巨大的、行将熄灭的血球,挣扎着沉入西方海天相接的墨色深渊,将漫天云霞染成一片凄艳而诡异的绛红与紫黑。海风非但没有平息,反而更加狂躁,卷起层层叠叠的墨绿色浪涌,猛烈地拍打着舰队。
“镇海”号庞大的身躯在波涛中起伏,如同巨人的胸膛在呼吸。巨大的硬帆被风鼓胀到极致,发出沉闷的呻吟。甲板上,尚未完工的框架在风浪中嘎吱作响,如同巨兽的骨骼在摩擦。水手们在湿滑的甲板上紧张地奔忙,加固缆绳,调整帆索,呼喊声在风浪的咆哮中显得破碎而微弱。
刘宏依旧立在指挥台,玄纁礼服已被海风打湿,紧贴在身上,冕旒的玉珠激烈地摇摆碰撞。他手扶栏杆,目光如鹰隼般扫视着前方逐渐被暮霭吞噬的海面。皇甫嵩按剑侍立一旁,脸色凝重如铁。舰载弩窗后的羽林弩手们,手指紧扣在冰冷的悬刀(扳机)上,警惕的目光穿透弩窗的观察孔,扫视着波涛汹涌的黑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