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五年的第一场大雪,下得毫无征兆,却又铺天盖地。鹅毛般的雪片,被呼啸的北风卷着,沉沉地压向洛阳城。皇城内外,琼楼玉宇,尽覆素缟。唯有南宫深处,那座沉寂多年的云台高阁,此刻灯火通明,宛如雪夜中蛰伏的巨兽睁开了眼睛。
刘宏裹着一件玄色狐裘,独立在云台最高的凭栏处。寒风卷着雪沫,扑打在他年轻的脸上,冰冷刺骨,却让他混沌的思绪异常清明。脚下,是绵延的宫阙飞檐,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在昏暗的天光下泛着青冷的微光。远处,洛阳城的里坊轮廓模糊不清,只有零星灯火在风雪中顽强闪烁。他伸出手,一片冰凉的雪花落在掌心,瞬间融化。
“陛下,时辰将至。”卢植沉稳的声音自身后响起。他今日未着朝服,只一身洗得发白的深蓝儒袍,外罩一件半旧的羊皮袄,在这华贵的云台之上显得有些格格不入,却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他的目光落在刘宏掌中那片迅速消失的雪水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刘宏收回手,指尖残留的冰凉似乎渗进了心里。他转身,目光扫过身后肃立的众人:一身粗布短褐、袖口还沾着墨渍与机油痕迹的陈墨,正紧张地摩挲着腰间一个鼓囊囊的皮囊;须发皆白、穿着宽大深衣、怀抱几片古朴龟甲的蔡邕,眼神深邃地望着头顶飘落的雪花,口中念念有词;还有侍立一旁,腰悬新式环首刀、甲胄森然的皇甫嵩,以及几位被秘密赦免、引入此地的党人遗老和鸿都门学中崭露头角的寒门俊杰。他们的脸上,混杂着激动、敬畏、疑虑,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使命感。
“走吧。”刘宏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穿透风雪,“去看看朕的‘东观秘阁’。” 他率先迈步,走下凭栏。玄色的狐裘下摆拂过冰冷的石阶,扫落一层薄雪。
通往云台地宫的路,幽深而曲折。九重巨大的青铜门,如同沉睡巨兽的肋骨,一扇接一扇地在他们面前沉重地滑开。每一次门轴的转动,都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闷响,在空旷的通道内回荡,震落簌簌的灰尘。冰冷的空气夹杂着陈年的尘土和金属锈蚀的气味扑面而来,带着深入骨髓的阴寒。火把的光芒在深邃的甬道中跳跃,将众人拉长的、摇曳不定的影子投射在布满古老刻痕的墙壁上,光怪陆离。
刘宏走在最前,步履沉稳。他感受着脚下石阶的冰冷,感受着身后众人压抑的呼吸和心跳。这九重玄门,耗费了他登基以来积攒的大半内帑,动用了陈墨设计、将作监最顶尖的匠人,耗时近两年才秘密改造完成。每一扇门后的机关,都足以绞杀一支军队。这是他的心血,也是他未来的根基。
终于,最后一道厚重的青铜门,带着仿佛来自地底的叹息,缓缓向两侧滑开。
一股截然不同的气息涌了出来。不再是通道里的阴冷和尘土味,而是混合着新漆、墨香、隐约的铜锈以及一种难以形容的、仿佛来自星辰的冷冽气息。
眼前豁然开朗。
巨大的穹顶之下,是一个难以想象的广阔空间。穹顶本身,竟是一幅以各色宝石和琉璃精心镶嵌、璀璨夺目的星图!二十八星宿清晰可辨,紫微垣居于正中,星辰在穹顶幽暗的背景上熠熠生辉,仿佛将整个夜空都搬到了这地底深处。星图之下,环绕着巨大的空间,是一圈圈向上延伸的环形石廊,密密麻麻排列着数不清的檀木书架,如同巨大的蜂巢。此刻书架上还空置着大半,但已有部分区域堆满了成捆的竹简、帛书,空气中弥漫着新墨与旧简的混合气味,那是知识沉淀的味道。
地宫中央,是一个高出地面丈许的圆形石台。石台由巨大的黑色玄武岩砌成,表面打磨得光滑如镜,却刻满了复杂深奥的星图纹路和无法辨识的古老符号。石台的正中心,静静矗立着一件器物——浑天璇玑仪。
它比刘宏记忆中在老匠人地宫见到的那座更加庞大,更加精密。直径近一丈的青铜浑象球体上,星辰罗列,经纬纵横,由数圈巨大的青铜环带精巧地嵌套支撑着。环带之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细小的孔洞、凸起的机括、可以滑动的刻度标记,以及镶嵌其间的各色宝石,模拟着星辰的位置。整个仪器的基座,是数层叠加的青铜平台,上面布满了更加繁复的齿轮、杠杆和榫卯结构,在四周壁龛中长明灯幽暗的光线下,散发着古老、神秘而冰冷的金属光泽。它像一件来自神代的造物,一件凝固了星辰运转奥秘的瑰宝,静静地矗立在这地宫的核心,成为整个“东观秘阁”无可争议的灵魂。
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得说不出话来。即便是参与设计机关部分的陈墨,此刻仰望着这座完整复原、并被安放于此的璇玑仪,眼中也充满了近乎虔诚的光芒。蔡邕更是激动得胡须微颤,怀中的龟甲都差点掉落,他喃喃道:“天工造化…此乃窥天之器啊!”
卢植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的激荡,上前一步,对着刘宏深深一揖:“陛下,秘阁已成,璇玑归位。请陛下示下,启阁之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