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何等聪明,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深意。这是让他这个即将赴任的地方大员,以一种不越权、不抢功的方式,间接参与并影响南阳的战事,既能解决问题,又能展现他的能力,还能与高顺这等精锐将领建立联系,更能在陛下心中加深“善于临机决断”的印象。这是一举多得!
他当即召集麾下几名心腹幕僚与将领,其中就包括在颍川时便追随他的李典。曹操摊开南阳地图,目光锐利:“赵弘,疥癣之疾尔。然,秦府君正兵推进,虽稳妥,却难奏奇效。我等需助其一臂之力。”
李典指着地图上伏牛山的一处险要山谷:“将军,据此前零星战报及商旅传言,赵弘主力多活动于此区域。此地易守难攻,官军大队难以展开。或可…派精干小队,伪装山民或溃散贼众,潜入其巢穴附近,摸清其粮草囤积点、水源及头目确切位置,再引导郡兵,或由高顺将军的教导队,进行精准打击。”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好!此计甚合我意!文谦(李典字),此事便由你负责挑选人手,秘密前往,务必小心!所需财物、路引,我即刻批给你。记住,一切联络,通过我们在南阳的人,间接传递给高顺将军,切勿直接联系秦太守,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高顺的教导队很快抵达南阳。这支百人队伍,沉默寡言,纪律严明,装备精良,他们的到来,立刻给略显颓靡的南阳郡兵注入了一剂强心针。高顺并未取代秦颉的指挥权,而是以其丰富的实战经验,帮助郡兵重新规划进剿路线,设置警戒哨卡,改进山地行军与扎营方法,并亲自带队进行了几次小规模的清剿行动,每次皆以极小的代价取得显着战果,极大提升了郡兵的士气和战斗力。
而就在高顺稳步推进的同时,李典派出的精锐斥候也已成功潜入伏牛山深处,并设法与一股对赵弘部烧杀抢掠不满的小股土匪取得了联系。不久后,一份关于赵弘核心营地位置、巡逻规律以及一处秘密粮草囤积点的详细情报,被加密后,通过曹操在南阳的秘密渠道,悄然送到了高顺的案头。
高顺看着这份来源神秘却极为详尽的情报,冷峻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立刻调整了部署。他亲自率领教导队和郡兵中最精锐的五百人,依据情报指引,昼伏夜出,绕过赵弘设下的多处明岗暗哨,在一个黎明时分,如同神兵天降,突袭了赵弘所在的营地。
战斗毫无悬念。尚在睡梦中的赵弘及其核心党羽,在措手不及间被迅速击溃,赵弘本人被高顺阵斩。官军随后直扑那处秘密粮草囤积点,将其付之一炬。树倒猢狲散,残余贼寇或降或逃,南阳境内最大的这股黄巾残寇,就此烟消云散。
捷报传回,秦颉对高顺感激不尽,同时也对那位“恰好”提供了关键“线索”的匿名人士充满好奇。而在洛阳和汝南,卢植和曹操收到消息后,都只是淡然一笑。刘宏在宫中闻讯,也只是对侍从轻描淡写地说了一句:“地方之事,终须地方解决。能用小力,则不必兴师动众。”
南阳的匪患平息了,似乎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然而,这场小规模的清剿,却像一面镜子,映照出帝国进入新阶段后的运行逻辑。中央不再大包大揽,而是放手让地方历练,同时通过派遣精锐“教导队”和默许如曹操这般封疆大吏的“间接”干预,确保局势不失控,并能高效达成目标。高顺在此次行动中展现出的卓越执行力和对皇命的绝对服从,使其在皇帝心中的分量进一步加重。而曹操,他这次“旁观者”式的精准出手,不仅解决了问题,更在不显山不露水间,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展示了其超越一城一地的战略眼光和灵活手腕。这种新型的中央与地方互动模式,这种允许并鼓励能臣在规则内发挥主动性的氛围,究竟会给这个帝国带来怎样的未来?曹操这颗日益闪耀的新星,在获得了东郡的实权舞台后,又将如何运用他这愈发纯熟的政治手腕与军事才能?南阳的硝烟散尽,但更大的风云,似乎正在更广阔的地平线上悄然汇聚。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