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由得想起出征前,陛下在清凉殿对他的密谕:“义真(皇甫嵩字),朕将举国之锐托付于你,望你莫负朕望,亦莫负…这皇甫家的忠烈之名。” 当时陛下的眼神,平静中带着洞察一切的深邃。陛下既然能扶起他,自然也能…他不敢再想下去,只是将腰杆挺得更直,心中的警惕也提到了最高。今日凯旋,绝非终点,或许,是另一场更为微妙、也更凶险的“战争”的开始。
“将军,前方…前方…” 一名斥候飞马而来,脸上带着激动与难以置信的神色,声音都有些变调了。
皇甫嵩收回思绪,沉声道:“何事惊慌?”
斥候喘着大气,指着前方:“禀将军!陛下…陛下銮驾…已出洛阳三十里,在…在邙山脚下的长亭设坛,亲…亲迎大军凯旋!”
“什么?!” 饶是皇甫嵩心志坚如磐石,闻听此言,也是浑身剧震,几乎要从马背上晃了一下。皇帝出城三十里亲迎!这是何等旷古未有的殊荣!便是当年霍去病封狼居胥,武帝也不过是令使者迎于道,赐酒犒军而已!他身后的将领们也纷纷骚动起来,脸上充满了激动、荣耀与一丝惶恐。
皇甫嵩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心中的波澜,厉声喝道:“全军听令!整肃军容!弓弩入囊,刀剑归鞘!随本将拜见陛下!” 他的声音如同金铁交鸣,瞬间传遍全军。
庞大的军队在他的命令下,迅速而无声地调整着队形,收敛起武器,原本就严整的军容,更添了几分庄重与肃穆。队伍加快速度,朝着邙山方向行进。
不多时,便望见了那座临时搭建,却气象万千的迎师台。台高九尺,遍插龙旗,禁军羽林环卫,甲胄鲜明,杀气腾腾,与北军的铁血之气隐隐呼应。台子正中,那抹明黄色的身影,在冬日略显黯淡的天光下,却仿佛汇聚了世间所有的光辉,让人无法直视。
皇甫嵩立即翻身下马,紧随其后的所有将领、军官、士卒,如同被推倒的多米诺骨牌,齐刷刷下马,动作整齐划一。皇甫嵩解下腰间佩剑,交给皇甫坚寿,然后整理了一下战袍和头盔,率领着麾下主要将领,徒步前行,在距离迎师台百步之外,便轰然跪倒,以头触地。
“臣!左车骑将军、槐里侯皇甫嵩!奉陛下之命,征讨不臣,赖陛下天威,将士用命,今已荡平冀州黄巾逆贼,擒获俘酋,克竟全功!特此缴令!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皇甫嵩的声音洪亮,带着军人特有的铿锵,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
他身后,数万将士齐声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如同海啸,席卷四野,连邙山似乎都为之震颤。道旁的百姓也受到感染,纷纷跪倒在地,跟着呼喊起来,万岁之声,响彻云霄。
刘宏站在高台之上,俯瞰着下方黑压压跪倒一片的得胜之师,看着那位功勋盖世却谦卑伏地的老将,脸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这笑容,七分是真心实意的喜悦与赞赏,三分,则是帝王心术的考量。
他快步走下高台,在卢植、荀彧、糜竺等重臣及羽林护卫的簇拥下,来到皇甫嵩面前,亲手将他扶起。“爱卿快快请起!诸位将军,众将士,平身!” 他的声音清越,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陛下!臣…臣何德何能,敢劳陛下圣驾亲迎…臣,惶恐!” 皇甫嵩不敢抬头,声音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哽咽。
“爱卿说的哪里话!” 刘宏用力握了握他的手臂,目光扫过皇甫嵩身后那些激动得脸庞发红的将领,朗声道,“卿率虎贲之师,为国讨逆,浴血奋战,不过三月,便犁庭扫穴,平定滔天之乱,挽狂澜于既倒,保我大汉社稷安宁!此乃不世之功!莫说出城三十里,便是出城三百里,朕也迎得!朕,不仅要迎,更要让天下人都看看,什么是朕的肱骨之臣!什么是朕的社稷柱石!”
他这番话,说得情真意切,掷地有声,不仅皇甫嵩感动不已,身后众将更是热血沸腾,只觉得这数月来的血汗拼杀,值了!陛下,是懂他们的!
刘宏拉着皇甫嵩的手,并肩走上迎师台。台下是数万将士与无数百姓,台上是君临天下的帝王与功盖寰宇的统帅,这一幕,注定要载入史册。
早有准备的宦官,展开早已拟好的圣旨,用尖细而高昂的声音宣读起来。无非是褒奖功绩,犒赏三军。金银绢帛,丰厚至极;加官进爵,令人艳羡。皇甫嵩由左车骑将军,晋位大将军,总揽全国军事(虽为荣衔,实权仍需皇帝授予),增食邑至万户!其麾下主要将领,皆得封侯或擢升要职。普通士卒,亦按军功获得相应爵位、田宅赏赐,承诺绝不拖欠。
每念到一个名字,台下便响起一阵欢呼。封赏完毕,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刘宏亲自执金樽,斟满御酒,第一杯,敬天祭地,告慰阵亡将士英灵;第二杯,赐予皇甫嵩;第三杯,由皇甫嵩代全军将士饮下。
在整个过程中,皇甫嵩始终保持着极度的谦逊和谨慎。接过御酒时,他躬身到底;听到封赏时,他连连推辞,口称“此乃陛下运筹帷幄之功,将士用命之果,臣不敢独领”;与刘宏对话时,他始终落后半个身位,目光垂地,毫无居功自傲之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汉灵帝:开局斩十常侍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