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2年八月,北大西洋的天空阴沉如铁。
牛野他们还不知道俄国佬丢了首都,但妈祖军却也碰到了自己的麻烦。
美国东海岸的港口城市,波士顿、纽约、查尔斯顿,接连遭受妈祖舰队的炮击和轰炸。
巨大的爆炸声震撼着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黑烟遮蔽了阳光,街道上弥漫着硝烟与恐惧。
中华国,这个东方崛起的庞然大物,已经不再满足于封锁欧美的商船航线。他们的铁甲舰队如同幽灵般穿梭于大洋之上,不仅击沉商船,更直接用两艘飞艇轰炸美国沿海城市。
从五月起,两艘飞艇带着两吨燃烧弹,不定时出现在美国沿海城市,专门空袭码头,仓库和工厂,让整个美国东部沿海城市都陷入火海。
议员在愤怒咆哮,门罗总统在不断施压,美国海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疯狂。
“我们必须反击!” 美国海军部长在紧急会议上咆哮着,“欧洲人不会帮我们,法国和英国现在已经打成烂泥!欧洲完蛋了,我们今天只能靠自己!”
于是,一场狂野的军备竞赛开始了。
欧洲人早已步入线膛炮的时代,但美国的冶金技术无法制造出足够精密的膛线。于是,他们走上了一条“邪路”,将滑膛炮推向极致。
他们以天价从法国和英国聘请了最顶尖的炮匠,在加拿大新斯科舍省的秘密船坞里,打造了一门前所未有的巨炮。
长度:3.8米(接近4米)
口径:11英寸(279.4毫米)
炮弹:
实心铁弹:77公斤(170磅)
爆炸弹:60公斤(132磅)
发射药:6.8公斤(15磅)
最大射程:3.5公里(3500米)
有效射程:2.5公里(2500米)
这门炮被命名为“地狱咆哮”,它的威力足以在2500米内击穿任何战列舰。
牛野他们是后来才知道,这门炮的工艺并不过关,发射五十次以后,百分之三十的炮身就会裂开,可美国海军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他们没有选择的余地。
但美国人并不满足于此,为了抵御中华国的炮火,美国海军决定给战列舰加装铁甲,即便会增加重量,大大降低航速,也必须加强装甲。
他们没有先进的复合装甲技术,也没有合金钢技术,但他们有熟铁。
这群货在四十五公分的橡木甲板之上,再次覆盖了4英寸(约10.16毫米)的熟铁板,一块块铆接在战舰的侧舷上,形成一层简易但有效的防护。
虽然铁会快速生锈,可现在的美国人不在乎,哪怕锈迹斑斑,哪怕六个月要进行一次更换,美国海军也必须在大西洋上和中华国有交战的实力。
同时,作为飞艇的受害者,他们还将四磅步兵炮改装为高射炮,可以对空以六十度角发射金属散弹,铁弹的散射高度能达到四百米。
每艘战列舰的前后甲板各有两门这样的四磅炮,用于对空防御。
同时,加装两台来自法国的蒸汽机,但加装了装甲的美国战列舰,其航速也只是恢复到了从原来的十节。
这些经过改装的战列舰,被命名为“铁壁级”,它们搭载着“地狱咆哮”巨炮,静静地蛰伏在美国和加拿大边境海域,等待着复仇的时刻。
第一个意外,是美军在沿海城市开始装备由四磅步兵炮和六磅步兵炮,重新设计炮架,抬高射角,改装成一门门古老高射炮。
这种前装高射炮,采用散弹,只能轰击四百米左右的空中目标。
六月底,二号飞艇在飞跃海岸线时,被美军隐藏海边丛林里的高射炮,击中一个气囊,导致高度不断下降,最终降落在美国外海。
从此飞艇的空袭行动被暂停,直到人们能找出更好的办法。
而1822年7月,第一场真正的大西洋海战爆发。
印度洋舰队的三条冬潮级和三艘复仇者级在北大西洋进行航线封锁时,第一次遭遇铁壁级的六条战列舰和八条快速舰。
战斗在纽芬兰以东的北大西洋展开。
中华国的舰队凭借火力和速度,试图以“T字横头”战术一举击溃美军。
美国舰队发现无法抢到上风位,立刻变换了环行阵列,无论马祖军的印度洋舰队从哪个方向逼近美国战舰群,总有一条战列舰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侧面齐射。
当两支舰队越靠越近,双方战舰靠近到2000米时,美军衣阿华号战列舰的巨炮轰然咆哮。
“轰!!!”
第一轮十发齐射,美国的新式巨型滑膛炮就命中了目标。
一枚77公斤的实心铁弹以惊人的动能撕裂空气,直接命中印度洋海军冬潮级“海蛟号”的侧舷。
木屑飞溅,血肉横飞。
那艘74门炮的战列舰在巨大的冲击力下倾斜,船体被撕开一个直径半米的大洞,海水疯狂涌入。
“开火!所有炮位开火!” 美国舰长怒吼着。
“地狱咆哮”再次轰鸣,紧接着是第二艘、第三艘……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1800年之龙腾四海请大家收藏:(m.zjsw.org)1800年之龙腾四海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