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帝都返回汉东省,飞机舷窗外是熟悉的汉东平原。
赵达功的心境却与离开时截然不同,少了几分不确定的思虑,多了几分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即将铺展开的政治抱负蓝图。
赵达功知道,自己的任命虽然尚未正式公布,但组织的决定已经明确,接下来就是如何平稳过渡、尽快挑起汉东省政府的重担。
刚回到省委办公室不久,桌上的电话便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省长刘长生家的号码。
赵达功立刻接起:“刘省长。”
电话那头传来刘长生爽朗和释然的笑声:“达功同志啊,回来了?晚上要是没有别的安排,到我家里来吃个便饭吧,就我们几个,简单聚聚。”
刘长生这个时候亲自打电话邀请到家吃饭,这意义非同一般。
赵达功心领神会,立刻应承下来:“好的,省长,我一定准时到。”
晚上七点,赵达功的专车驶入省委刘长生家的小院。
赵达功整理了一下衣着,迈步而入。
客厅里灯火通明,已有几人先到了。
看到赵达功进来,几人都笑着站起身迎接。
赵达功目光一扫,心中已然明了。
在座的除了主人刘长生,还有三位重量级人物: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苏岳,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刘通古,副省长李国华。而静海市委书记张立平,作为刘长生一手提拔起来的得力干将,也赫然在列。
这几位,可以说是刘长生在汉东经营多年,最为核心和倚重的政治力量,也是汉东本土派系中坚人物。
苏岳掌管喉舌,刘通古联系各界,李国华是政府实务干将,张立平则代表着地方实力派。
刘长生在这个时间点,将这些人聚集在家中,其用意不言自明。
“达功同志来了,快坐快坐。”刘长生热情地招呼着,脸上带着卸下重担后的轻松笑容,“都是自己人,不用客气。” 他
刘长生特意强调了一句“自己人”。
更让赵达功注意的是,餐桌上已经摆好了餐具和酒具,而刘家的保姆正小心翼翼地从酒柜里取出一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茅台酒。
赵达功知道,刘长生因为身体原因,已经戒酒多年,今晚竟然破例拿出了珍藏三十年的佳酿,这顿饭的规格和意义,瞬间又提升了一个层级。
“省长,您这……”赵达功连忙示意。
“哎,”刘长生大手一挥,打断了赵达功的劝阻,“今天高兴!这瓶酒我存了多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打开。今天正好,达功你从帝都回来,立平他们的工作也得到上面的肯定,算是双喜临门,必须喝一杯!”
刘长生亲自接过酒瓶打开,一股浓郁醇厚的酱香瞬间弥漫在整个餐厅。
刘长生亲自为在座的每个人都斟满一杯,包括他自己。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气氛逐渐热络。
刘长生放下筷子,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几人,脸色微红,语气变得郑重起来:
“今天这里没有外人,我说几句心里话。”刘长生看向赵达功,目光中带着毫不掩饰的赞赏和托付,“达功同志的能力、魄力,尤其是抓经济工作的思路和成效,大家有目共睹。中央之前安排达功同志来帮助我分担省政府的工作,是英明的决策,是对我们汉东发展有利的决定,我刘长生举双手赞成,也由衷地感到高兴!”
刘长生话锋一转,目光扫过苏岳、刘通古、李国华和张立平:“苏岳同志、通古同志、国华同志,还有立平,你们都是我们汉东省土生土长,或者是在汉东工作多年的优秀干部,对汉东有感情,也做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
刘长生停顿了一下,语气更加恳切:“我今天呢,也算是借这个机会,把你们几位,正式地向达功同志引荐一下。达功同志为人正直,做事有原则,一心为公,没有什么私心杂念,是真正想干事、也能干成事的人。”
他举起酒杯,对着苏岳等四人,声音洪亮而清晰:“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你们几位,要像过去支持我一样,坚定不移地跟好赵省长的步伐!全力支持、配合达功同志的工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我们汉东八千万老百姓的经济福祉,为了稳定和发展汉东省的经济大局,在赵达功同志的带领下,共同努力奋斗!”
这番话,几乎就是明确的站队要求和政治交接。
苏岳、刘通古、李国华、张立平四人立刻端起酒杯起身。
苏岳首先开口,他作为宣传部长,言辞最为得体:“请老省长放心!也请赵书记放心!我们宣传部一定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为汉东的改革发展稳定营造良好氛围,坚决维护以赵书记为核心的省政府权威!”
刘通古紧接着表态:“统战部坚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广泛凝聚各界智慧和力量,形成推动汉东发展的强大合力,全力支持赵书记的工作!”
李国华话语朴实:“我分管这一摊,一定在赵书记的直接领导下,扎扎实实把各项工作落实好,绝不给省政府拖后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请大家收藏:(m.zjsw.org)名义:最强省四赵达功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