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启明城,萧何府邸书房。
烛火摇曳,映照着萧何略显疲惫却依旧沉稳的面容。他面前堆满了北疆战事的后续账目、抚恤清单、以及风雷骑重建的初步预算草案,还有各地呈报上来的、因项羽封侯而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的奏报。
“父亲,各地诸侯和军中将领的反应似乎比预想的要大。”萧瑟(萧何次子,在度支部任职)站在一旁,低声汇报,“不少人都暗中议论,认为项侯爷封赏过重,担心此例一开,日后赏功的标准难以把握。关中几家大姓,更是联名上书,虽未明指项侯爷,但字里行间都在强调‘礼制’、‘均衡’。”
萧何揉了揉眉心,深深叹了口气。作为“治世能臣”,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维持帝国运转所需的微妙平衡。项羽的功劳确实惊天动地,重赏是必须的,否则寒了将士之心,后果不堪设想。但赏赐带来的巨大财政压力,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生态扰动,也是他必须面对的棘手难题。
“告诉下面,所有阵亡将士的抚恤,必须第一时间足额发放,不得有任何克扣拖延!伤残者的安置,由度支部专人督办,确保他们后半生无忧!”萧何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决,“至于风雷骑重建的款项…先从陛下的内帑和我度支部的应急储备中调拨,确保不断炊。其他的…我再想办法。”
他走到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沉重:“功高不赏,是为君者大忌;然赏之过厚,亦可能动摇国本。守护者此举,是不得已而为之,亦是…一步险棋啊。”
他回想起自己当年在沛县,慧眼识韩信,力荐给刘邦的往事。那时,他看重的是韩信的才华,希望他能助刘邦平定天下。如今,他身处联邦中枢,辅佐的是志在重塑文明的嬴政,需要考虑的已不仅仅是个人的才华与功劳,更是整个庞大帝国的稳定与未来。这份深谋远虑与务实沉稳,让他甘居人后,默默为帝国稳固后方,保障粮草,成为联邦不可或缺的基石。他也深知,在某些时候,必须懂得藏锋与退让,方能长久。
“希望项侯爷…能慢慢明白这个道理吧。”萧何低声自语,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也有一丝担忧。
东胡边境,联邦新设立的“五市监”临时衙署。
人声鼎沸,热闹非凡。刘邦翘着二郎腿,坐在主位上,看着下面几个东胡部落首领和联邦商贾为了皮毛、战马的价格争得面红耳赤,他脸上却乐开了花,手里还把玩着慕容拓刚刚送来的一柄镶嵌着宝石的西域宝刀。
“吵!使劲吵!”他压低声音对身旁的陈平笑道,顺手将宝刀递给陈平,“平子,瞧瞧,好东西!这慕容拓,现在是越来越上道了!他嬴政在启明城玩他的权术,搞什么平衡制约,老子在这边塞搂咱们的实惠!等咱们把东胡这条线彻底攥在手里,兵强马壮,钱粮充足,嘿嘿…”
陈平接过宝刀,手指拂过冰凉的刀身,微笑道:“沛公英明。如今项侯爷被封武安侯,看似尊荣,实则兵权被夺,正是我等暗中积蓄力量的大好时机。依平之见,不妨再让利一分给段无涯,将此番交易所得,分出部分,以‘劳军’之名,暗中资助他在东胡军中培植亲信。同时,对楼兰月那边,也可适当放松监控,甚至…‘无意中’泄露一些联邦内部对项羽封侯不满的消息给她…”
刘邦的小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拍手道:“妙啊!平子!你这是一石三鸟!既拉拢了段无涯,又麻痹了楼兰月,还能给启明城那边再添把火!让他们斗去!咱们稳坐钓鱼台!”
陈平含笑点头,心中计议已定。他善用奇谋,更懂趋利避害,深知在嬴政和项羽的角力中,正是他们这些“边缘”势力左右逢源、壮大自身的最佳时机。他要辅佐刘邦,在这乱世棋局中,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西线,韩信大军驻地。
中军大帐内,韩信站在巨大的西域舆图前,手中的朱笔在上面勾勒出几条新的进军路线和预设战场。他的神情专注而平静,仿佛外界的一切纷扰都与他无关。
副将李左车拿着一份来自启明城的邸报走进来,低声道:“总管,朝中因项侯爷封赏之事,似乎颇多议论…”
韩信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继续在地图上标注着:“舆重都尉孔熙的粮草到何处了?斥候统领傅宽对鄯善国周边地形勘探得如何?告诉他,我要的是精确的水源和绿洲分布图,不是大概。”
李左车愣了一下,连忙回答:“孔都尉的粮草已过玉门,傅统领的勘探图预计三日后可送达。”
“传令下去,各部加快休整,五日后,兵分两路,一路由李左车你率领,佯攻车师,吸引西域联军注意力;另一路由我亲自率领,直插楼兰与精绝之间,断其联络。”韩信放下朱笔,语气没有丝毫波澜,仿佛在陈述一件与吃饭喝水一样平常的事情。
他对启明城的波澜毫无兴趣,也不关心项羽是封侯还是被夺权。他的世界,只存在于这方寸舆图之上,存在于敌我双方的兵力调动与地形利用之间。这份极致的专注,成就了他“兵仙”的算无遗策,却也让他对政治的危险信号视而不见。他就像一把最为锋利也最为纯粹的剑,只为战争而生,却不懂剑鞘的重要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嬴政,带领逆臣开创新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