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完,紧张地屏住了呼吸,如同等待审判的囚徒。她赌上了自己唯一能拿出的筹码——异世的知识。
萧承烨沉默了。
他低头,再次看向手中的图纸。那粗糙的线条,此刻在他眼中却仿佛蕴含着改天换地的力量。他想象着那“窥视微尘”的景象,想象着这种力量应用在太医院、在工部、甚至在天牢刑讯、在边疆防毒……
良久。
他缓缓合上册子,指腹摩挲着粗糙的纸页边缘。再抬眼时,眼中的复杂情绪已经沉淀下去,重新恢复了帝王的深沉与莫测。
“李太医。”他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
“臣在!”李太医慌忙应声。
“将这柄放大镜留下。”萧承烨指了指那柄黄铜镜,“再去内库,将去年南诏进贡的那几块‘水精魄’(最纯净的水晶)取来,交给林姑娘。”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林晚夕,“让她……试试。”
试试?试什么?自然是试打磨镜片!
李太医惊得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水精魄可是贡品中的贡品,价值连城!陛下竟然……竟然给这林姑娘用来……玩?不,是做那邪门图纸上的东西?
“臣……遵旨!”他不敢有丝毫质疑,慌忙领命。
萧承烨的目光再次落回林晚夕脸上,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穿透力:“需要什么工具、人手,告诉李太医。朕只要结果。”他的话语简洁冰冷,没有鼓励,没有期许,只有命令。
但这命令本身,对林晚夕而言,不啻于一道赦令!一道承认她价值、给予她“工作”的赦令!这意味着,她暂时安全了!她“利器”的身份,得到了第一次实践的机会!
巨大的压力伴随着同样巨大的希望,瞬间攫住了她。她看着萧承烨深邃的眼眸,在那冰冷的命令之下,她似乎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探究者的火花?一种对未知力量的渴求?
“是……陛下!”她挺直了背脊,用尽力气,清晰地应道。眼中恐惧未散,却燃起了一簇微弱却坚定的火焰。
萧承烨不再多言,转身离去。玄色的身影消失在门外,留下殿内依旧凝固的空气,和两个心思各异的人。
李太医看着榻上仿佛重新焕发出一点生气的林晚夕,又看看帝王离去的方向,只觉得遍体生寒。他隐约感觉到,这看似平静的西偏殿,正在酝酿着某种他无法理解、更无法掌控的惊涛骇浪。
而林晚夕,紧紧握住了那柄冰冷的黄铜放大镜。镜柄硌着掌心,带来一丝痛感,却异常真实。
活下去。证明自己。
这是唯一的生路。
---
时间,在专注与等待中悄然滑过。
有了萧承烨的默许(或者说命令),西偏殿仿佛变成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秘密工坊。珍贵的“水精魄”被小心翼翼地送了进来,如同几块凝结的寒冰,纯净无瑕。内侍省送来了几套最精细的匠作工具——小巧的锉刀、砂轮(虽然极其原始)、抛光用的鹿皮和研磨膏。李太医则成了跑腿和记录员,战战兢兢地按照林晚夕的要求,去搜寻一些奇奇怪怪的东西:最细的铜管、小块的平面铜镜、粘合用的特殊鱼胶……
林晚夕的身体在龙气残留的滋养和御医的调理下,恢复得比预想更快。虽然依旧虚弱,无法久坐,但已经能够在宫婢的搀扶下,在榻边的矮几旁短时间工作。
她的全部心神都投入到了这架“西凉版显微镜”的制造中。这过程异常艰难。
最大的难关在于镜片打磨。纯净的水晶坚硬无比,要将其打磨成特定弧度的凸透镜,需要极其精密的计算、超凡的耐心和近乎微操的手感。她前世只是个演员,对光学原理的理解停留在书本层面,对实际打磨一窍不通。她只能凭借记忆中的概念,结合放大镜的成像效果,一点点摸索、尝试。
无数次失败。
弧度过大,成像扭曲模糊。
弧度过小,放大倍数不够。
镜面不够光滑,布满划痕,光线散射。
好不容易磨好一片,在安装时又意外碎裂……
每一次失败,都意味着价值连城的水晶原料化为粉末或废料。李太医看得心惊肉跳,每次去内库申领新的水晶时都如同赴死。但奇怪的是,内库那边从未刁难,只要林晚夕需要,总能及时送来新的材料。这背后是谁的意思,不言而喻。
林晚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失败的沮丧、对材料的痛惜、对身体极限的挑战,如同沉重的枷锁。每当这时,她就会拿起那柄简陋的黄铜放大镜,对准窗棂透进的一缕光,看着光线在镜片下汇聚成一个刺眼的光点。那光点仿佛带着异世知识的冰冷力量,穿透时空,支撑着她坚持下去。
她开始利用自己“戏子”的本能。她将自己想象成一位真正的古代光学工匠,揣摩着对方的心境,模仿着对方处理材料时的专注和虔诚。她放慢呼吸,屏气凝神,每一次锉刀的移动,每一次砂轮的轻触,都如同在完成一场精密的表演。属于原主记忆碎片中那些关于“专注”和“忍耐”的部分,竟也意外地被调动起来,融入其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请大家收藏:(m.zjsw.org)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