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銮殿内,气氛更加庄严肃穆。蟠龙金柱高耸,支撑着绘满彩绘的穹顶,御座高高在上,俯瞰着殿内所有臣子。萧承烨端坐于龙椅之上,冕旒下的目光深邃如渊,扫过殿内垂手恭立的文武百官。林晚夕坐于他左侧稍下的凤座,姿态端庄,面容沉静,目光清亮,坦然接受着来自各方或明或暗的打量。
“众卿平身。”萧承烨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金石之音,清晰地传遍大殿的每一个角落。
“谢陛下!”百官起身,按班次站定。
繁琐而隆重的凯旋献俘、告祭太庙(象征性流程,部分仪式已提前由礼部完成)等礼仪,在礼官的主持下,一项项进行。整个过程庄重、有序,充满了仪式感,彰显着天朝上国的威仪与对此次大捷的极度重视。
当这些前置礼仪终于完成,时间已近午时。所有人都知道,今日朝会最重要的环节——封赏功臣,即将开始。殿内殿外的气氛,无形中变得更加紧绷和期待。
萧承烨目光沉静,看向侍立一旁的内侍监总管。总管会意,上前一步,展开手中早已备好的、以明黄绫缎书写、盖有传国玉玺的圣旨,用他那特有的、带着穿透力的嗓音,高声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北境一役,菌潮为祸,社稷倾危,幸赖将士用命,文武同心,终克顽敌,扬我国威,保境安民,功在千秋!今凯旋归朝,特依功论赏,以彰忠勇,以励来兹!”
圣旨的开篇,定下了基调。紧接着,便是对此次北境之战中涌现出的各级将领、有功兵士的封赏。从沈昭等留守后方、保障有力的核心大将,到在北境前线浴血奋战的各级军官,再到表现英勇的普通士卒,皆有擢升、赏赐。或加官进爵,或赏赐金银田宅,或荫及子孙。封赏名录极长,内侍监总管念得声音洪亮,确保每一份功劳都得到应有的肯定。
殿内不时响起被念到名字的功臣出列谢恩的声音,带着激动与荣耀。整个封赏过程,萧承烨都端坐其上,目光沉静,偶尔会对某些特别重要的功臣微微颔首,以示勉励。
林晚夕安静地听着,心中亦为那些曾并肩作战的将士感到高兴。她知道,这些封赏,是对他们流血牺牲的最好告慰。
冗长的军功封赏终于接近尾声。就在这时,内侍监总管略微停顿了一下,提高了声调,继续宣读:
“……然,北境之捷,非独赖刀兵之利。菌潮诡谲,非寻常医道可解,将士伤亡惨重,局势一度危殆。幸有天佑,皇后林氏,秉仁德之心,怀济世之志,不避艰险,亲赴北境,以无双蛊医之术,活人无数,化解厄难,功莫大焉!”
终于,到了对林晚夕及其所属力量的封赏环节。殿内所有人的精神都为之一振,目光再次聚焦于凤座之上那抹清丽而威严的身影。
“朕与皇后,夫妇一体,荣辱与共。皇后之功,即朕之功,亦乃国之大幸。然,功过需明,赏罚需公。皇后林氏,于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其功彪炳史册,当昭告天下,永世铭记!”
“特旨:赐皇后林晚夕,黄金万两,东海明珠十斛,蜀锦千匹,增食邑三千户,享双倍亲王俸禄。另,赐‘仁心圣手’金匾,悬挂未央宫,以彰其德!”
这份对皇后个人的赏赐,可谓丰厚至极,远超常规,几乎达到了与皇帝比肩的程度。尤其是“仁心圣手”的金匾,更是极高的荣誉象征。殿内响起一片低低的吸气声,但无人敢出言质疑。毕竟,林晚夕在北境的功绩,早已通过各种渠道传回京城,其民间声望如日中天,此刻若有人反对,无异于自寻死路。
林晚夕起身,从容行礼,声音清越:“臣妾谢陛下隆恩。北境之功,乃将士用命,上下同心之果,臣妾不敢居功。唯愿以此微末之技,继续为陛下,为天下苍生尽绵薄之力。”
她的话语谦逊而得体,既谢了恩,又将功劳归于众人,赢得了不少赞许的目光。
然而,所有人都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真正的重头戏,在于对皇后背后那支特殊力量的安置。
果然,内侍监总管再次展开另一份圣旨,声音更加洪亮:
“皇后之功,非止于一人之力。其麾下‘净雪卫’,于菌潮肆虐之际,不惧污秽,不畏生死,深入险境,收殓遗骸,净化土地,阻疫病之蔓延,安阵亡之英灵,于无声处建奇功,其行可嘉,其志可勉!”
“净雪卫”这个名字,第一次如此正式、如此响亮地出现在帝国最高级别的朝堂之上。许多官员,尤其是未曾亲历北境的文官,对于这支由皇后亲手组建、主要负责处理战后尸体、进行环境净化的特殊队伍,了解并不多,甚至此前可能还带着些许偏见。但此刻,听着圣旨中对其功绩的描述,再联想到北境若无他们可能爆发的更大瘟疫,不少人心中凛然,收起了轻视之心。
“特旨:‘净雪卫’护卫皇后、净化北境有功,正式编入京畿卫戍序列,独立成军,赐号‘净雪’,设指挥使一人,秩正三品,副指挥使二人,秩从三品,下设各级官佐,一应俱全。其驻地、粮饷、器械,由兵部、户部协同优先供给。净雪卫将士,享双倍军饷,其家眷,享朝廷抚恤优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请大家收藏:(m.zjsw.org)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