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萧承烨放下手中的奏折,仔细聆听着林晚夕的阐述。他拿起那厚厚一叠、墨迹犹新的书稿,随手翻阅了几页。即使他对医道并不精通,也能从这严谨的结构、详实的内容、以及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济世之心,感受到此书的份量。
“晚夕,你做了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萧承烨合上书稿,目光中带着赞赏与骄傲,“此书一旦颁行,不仅可奠定蛊医正统地位,更能惠泽无数受病痛折磨的百姓。”
林晚夕微微欠身:“臣妾不敢居功,此乃众人心血所聚。只愿此书能成为一盏灯,指引后来者走上正途,免其摸索之艰,亦避其误入歧途之险。”
萧承烨颔首:“朕明白你的苦心。此书,当以朝廷之名,颁行天下。朕会下旨,令各州府官府、医学、乃至有条件的书院,皆需收藏、研习。太医署蛊医科,更需以此为核心典籍,进行教学与考核。”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光:“此外,朕会命格物院协助,以活字印刷之术,大量刊印,务求降低成本,使更多有志于此道者能够购得。”
采用最新的印刷技术大规模刊印,这无疑将极大地加速《净雪蛊经》的传播。林晚夕心中感激,她知道,这不仅仅是支持她的心血,更是萧承烨推行新政、打破知识垄断的又一举措。
“谢陛下!”林晚夕由衷道。
“书名既定为《净雪蛊经》,‘净雪’二字甚好。”萧承烨沉吟道,“便以此名,昭告天下。朕会让钦天监择一吉日,于太医院举行正式的颁典仪式,由你亲自主持,孙仲景辅助,届时,京中五品以上官员及所有太医皆需到场观礼。”
旨意很快下达。钦天监选定的吉日在半月之后。
这半个月里,整个京城都因《净雪蛊经》即将颁行的消息而躁动。太医院内更是暗流涌动。以孙仲景为首的开明派欢欣鼓舞,认为这是医学史上的一大步;而一些思想保守、对蛊术依旧心存芥蒂的太医,则忧心忡忡,私下议论纷纷,认为此举恐将“引邪入正”,败坏太医署清誉。但在萧承烨的绝对权威和林晚夕如日中天的声望面前,无人敢公开反对。
格物院那边则是全力运转,调集了最好的纸张、油墨和工匠,日夜不停地赶工印刷。老监事亲自督造,确保每一页都清晰无误。
颁典之日,终于到来。
太医院前所未有的热闹与庄严。主体建筑前的广场上,旌旗招展,文武百官按品阶肃立,太医院全体太医,无论品级高低,皆身着正式官服,列队等候。广场中央,设一高台,上覆明黄绸缎,预备放置《净雪蛊经》的雕版印刷本。
辰时正,钟鼓齐鸣。
萧承烨虽未亲至,但派来了内侍监总管作为代表,以示重视。林晚夕身着庄重而不失雅致的皇后常服,在孙仲景及一众蛊医科官员的簇拥下,缓步登上了高台。冰若率领一队净雪卫精锐,于广场四周维持秩序,她们特有的银白色轻甲,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
孙仲景首先上前,代表太医院致辞。老先生须发皆白,神情激动,声音却洪亮沉稳:“诸位同僚,今日,乃我天朝医道划时代之日!《净雪蛊经》之成,集皇后娘娘之心血,融传统医理与蛊术之精华,更经北境实战之检验!此书,非为标新立异,实为补我医学之不足,开万世之太平!老夫不才,得附骥尾,参与校订,深感荣幸!望诸位能摒除成见,潜心研习,使我天朝医术,更上一层楼!”
孙仲景的发言,定下了基调,也安抚了不少疑虑者的心。
接着,便是林晚夕亲自阐述《净雪蛊经》的精要。她立于高台之上,风姿绰约,声音清越,并不刻意提高声调,却清晰地传遍广场的每个角落。她没有过多讲述艰深的医理,而是着重强调了蛊医的“济世”本质,以及《净雪蛊经》中关于心性修炼、伦理禁忌的部分。
“……蛊之一道,如刀如药,善恶存乎一心。《净雪蛊经》所传,非仅是术,更是道。是敬畏生命之道,是平衡自然之道,是仁心济世之道!望天下习此经者,谨记初心,以仁为本,以术为用,若有人以此经所载行不义之事,本宫与朝廷,绝不姑息!”
她的话语,柔中带刚,既展现了医者的仁心,也昭示了上位者的威严。台下众人,无论心思如何,此刻皆屏息凝神,被其气度所慑。
最后,在内侍监总管的高声唱喏中,数名内侍抬着一个个巨大的樟木箱,走上高台。箱盖开启,里面是码放得整整齐齐、墨香扑鼻的《净雪蛊经》第一批印本。
林晚夕亲手将第一套《净雪蛊经》,授予孙仲景,象征着此书正式成为太医署,尤其是蛊医科的法定典籍。随后,又向各州府医学的代表、以及京城主要书院的代表颁赠。
当一本本崭新的《净雪蛊经》被郑重接过时,场面庄严肃穆。许多人忍不住当场翻阅起来,那精美的插图、严谨的论述、新颖的理念,很快吸引了他们的目光,人群中不时发出低低的惊叹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请大家收藏:(m.zjsw.org)蛊妃倾城:冷帝的心尖宠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