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乾清宫回来的第二日,八贝勒府的朱漆大门便挂上了“闭门谢客”的木牌。晨光透过雕花窗棂,在铺着波斯地毯的书房里投下细碎的光影,胤禩坐在紫檀木书桌后,指尖轻轻摩挲着桌面的纹理,目光却有些放空——他刚刚穿越而来,必须要有一些时间细细回想考虑一下,他现在融合了八阿哥的所有记忆,行事风格也愈加沉稳,还有一份来自21世纪的灵动,他其实也分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八阿哥还是林雨了,但他内心还是坚定认为自己是林雨。因为他明白没有任何时代可以比那个人的中国更加伟大,他即使成功继位,大概率还是不能把这个国家像那个人一样推向伟大!
“贝勒爷,这是今儿的早膳,厨房特意炖了您爱喝的燕窝莲子羹,还有几样精致的点心。”青砚端着食盘走进来,脚步放得极轻,将食盘放在桌上后,便垂手立在一旁,等候吩咐。
胤禩回过神,看着桌上白玉碗里晶莹剔透的燕窝,突然有些恍惚。前世他在出租屋里,早餐不过是便利店的包子豆浆,何曾见过这般精致的吃食?他拿起银勺,舀了一勺燕窝送进嘴里,清甜的滋味在舌尖化开,却没让他生出多少愉悦,反而越发清晰地意识到:自己真的成了胤禩,成了这个活在历史与剧集中的皇子,往后的日子,再没有“胤禩”的平凡,只有“胤禩”的身不由己。
“青砚,”他放下银勺,声音比平日低了些,“今儿不管是谁来拜访,都推了吧,就说本贝勒受了风寒,需要静养。”
“奴才遵命。”青砚躬身应下,又轻声补充道,“方才门房来报,说九贝勒爷和十贝勒爷一早就在府外等着了,要不要……”
“也推了。”胤禩打断他,“告诉九弟十弟,让他们先回府,等本贝勒身子好些了,再找他们议事。”
青砚虽有些疑惑——往日里贝勒爷最是看重与九爷十爷的,从不会这般拒人于外——但也不敢多问,躬身退了出去,顺便将书房的门轻轻带上。
房间里重新恢复了寂静,胤禩靠在铺着狐裘垫子的椅背上,闭上眼睛,试图将脑海里混乱的思绪理清楚。前世熟记的《雍正王朝》剧情,与这具身体残留的“胤禩记忆”不断交织:有时是他自己在电脑前写分析的画面,有时又是“胤禩”与九爷十爷在府中饮酒议事的场景,还有康熙温和或严厉的眼神,胤禛冰冷的侧脸……这些碎片像走马灯似的转着,让他太阳穴隐隐作痛。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手指在桌案上轻轻敲击,开始逐一审视“胤禩”的过往。原主胤禩自幼丧母,虽被惠妃抚养,却始终觉得寄人篱下,因此早早便懂得察言观色,靠着“贤名”拉拢人心。可这份“贤”,更多是表面功夫——对官员的请求有求必应,对兄弟的过错一味纵容,看似广结善缘,实则埋下了无数隐患。就像这次漕运案,若不是他提前介入,原主恐怕还会像前世剧情里那样,要么避祸不出,要么被人牵着鼻子走。
“得把关系网理清楚才行。”胤禩睁开眼,从抽屉里取出一张宣纸,提笔蘸墨,却在落笔时顿了顿——这具身体的字迹清秀有力,与他前世的潦草笔迹截然不同,又是一阵陌生感涌上心头。他定了定神,在纸上写下“八爷党”三个字,而后开始逐一回想记忆中那些核心成员。
第一个想到的便是九阿哥胤禟。记忆里的胤禟,是个典型的“富家翁”,家底丰厚,出手阔绰,八爷党的许多开销,都是他一手包揽。他性子活络,脑子转得快,却有些急躁,容易被情绪左右——就像昨日被御史拦截,若不是侍卫拦着,他恐怕当场就要与御史争执起来。不过,胤禟对胤禩是真的忠心,从不会计较得失,是八爷党里最可靠的“钱袋子”。
接着是十阿哥胤?。与胤禟不同,胤?出身显赫,母亲是温僖贵妃,舅舅是遏必隆,在朝中有着天然的贵族势力支撑。可他性子憨直,没什么心机,做事全凭喜好,有时甚至会帮倒忙——比如上次朝堂上,他因不满胤禛的做法,当众顶撞,反而被康熙训斥,连累胤禩也被迁怒。但胤?的优点在于“纯粹”,对胤禩言听计从,从不搞弯弯绕,是八爷党里最忠诚的“盾牌”,虽不够锋利,却能挡下不少明枪暗箭。
然后是十四阿哥胤禵。胤禵与胤禩的关系最为复杂,两人既是盟友,又隐隐有竞争之意。胤禵文武双全,野心勃勃,尤其看重兵权,在军中颇有威望。记忆里,胤禵对胤禩的“贤名”既敬佩又不服气,只是碍于当前局势,才暂时依附于八爷党。胤禩知道,若想长久拉拢胤禵,光靠“兄弟情分”远远不够,必须给他足够的权力与尊重,否则等到局势变化,他很可能会成为最大的变数。
除了皇子,朝中的官员也不能忽视。马齐这位武英殿大学士,是八爷党在中枢的重要支柱。他为人正直,却有些固执,认定了“贤君”的标准,便一门心思支持胤禩,哪怕触怒康熙也不退缩。只是马齐过于看重“道义”,若将来胤禩的做法与他的理念相悖,恐怕会生出嫌隙。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八阿哥,看我推翻雍正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八阿哥,看我推翻雍正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