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像一块浸透了冰水的巨石,沉沉地压在每一个幸存者的心头。周擎驾驶着那辆从净水厂废墟中勉强扒拉出来布满刮痕和干涸血污的越野车,轮胎碾过破碎的柏油路面,发出单调而压抑的声响。车内,沉默是唯一的语言,沉重得几乎能拧出水来。
林薇紧紧抱着陈暮,他的头枕在她的膝上,呼吸微弱得几乎无法察觉,脸色是一种近乎透明的苍白,仿佛生命力已从他的躯壳里被彻底抽空,只留下一具濒临破碎的精致容器。她能感觉到他身体的冰凉,这种冷意穿透衣料,直抵她的骨髓,与她自己内心的寒意交织在一起。她曾是“涅盘”理论的奠基者之一,此刻却对自己亲手参与开启的潘多拉魔盒中,最难以理解的这个“意外产物”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与……怜惜。她用指尖极轻地拂过他紧蹙的眉间,那里似乎还残留着强行构筑“意识屏障”时,意识被撕裂的痛苦印记。
后座上,小张警惕地注视着窗外黑暗的剪影,手中紧握着一把弹药所剩无几的步枪。他的眼神不再是初出茅庐时的慌乱,而是沉淀了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坚硬。阿兰则蜷缩在角落,怀里抱着依旧昏迷不醒的李婉,李婉肩头的伤口经过紧急处理,暂时止住了血,但能否扛过感染和失血的双重考验,仍是未知数。
“我们到了。”周擎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死寂。车子缓缓停在一处依托山体建设的半隐蔽废弃地质监测站前。站体不大,金属门锈迹斑斑,但结构看起来还算完整,最重要的是,位置足够偏僻,易于防守。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是在一种压抑的忙碌中度过的。清理站内零星的杂物,用能找到的一切东西加固门窗,建立简单的预警装置。周擎展现了他作为前“方舟”首席工程师的专业素养,迅速评估了站内的备用电源系统,并设法接通了几个尚能工作的监控探头,将监视范围扩展到站外百米。
没有人说话,只有沉重的喘息和物品搬动的声响。每个人的动作都带着一种透支后的麻木,仿佛灵魂的一部分已经留在了净水厂那片被意识风暴和死亡洗礼过的土地上。
将陈暮和李婉安置在相对干净的里间后,林薇立刻投入了工作。她利用监测站内遗留的一些基础设备和从“方舟”实验室带出的仅存几件精密仪器,开始为陈暮和李婉进行更详细的检查。微弱的仪表灯光映在她苍白的脸上,眼神专注得近乎偏执。
“他的脑波活动……几乎完全沉寂。”林薇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她指着连接在陈暮头部的便携式扫描仪屏幕,上面只有几条近乎平直的线条,偶尔泛起一丝微不可查的涟漪,如同死水微澜。“这不同于植物状态,更像是……意识的自我封锁,或者被某种更庞大的力量压制、禁锢了。他的大脑,现在就像一个被强行格式化后,又设置了最高权限加密的硬盘。”
周擎走到她身边,目光沉重地落在陈暮安静的脸上。“‘意识载体’计划的钥匙……‘方舟’想要的,恐怕不仅仅是他的大脑结构,更是他这种能与‘源点’网络产生深层共鸣的特质。他在净水厂最后爆发出的力量,已经远远超出了‘方舟’目前的控制技术。对他们而言,他既是终极的工具,也是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他顿了顿,声音压得更低,“林博士,我们必须假设,‘方舟’的撤退是暂时的。西北方向的异常吸引了他们的主力,但他们绝不会放弃陈暮。我们现在的平静,可能非常短暂。”
就在这时,连接在李婉身上的生命体征监测仪突然发出了轻微的“嘀嘀”声。林薇立刻转头,屏幕上的数据显示,李婉的几项关键指标出现了轻微的好转,虽然依旧危重,但恶化的趋势似乎被遏制了。
突然,监测站外负责警戒的小张低喝一声:“有情况!”
所有人瞬间绷紧了神经。周擎一个箭步冲到监控屏幕前,只见画面中,几个黑影正以一种怪异而迅捷的姿态,从不同的方向朝着监测站包抄而来。它们体型瘦长,四肢着地,行动时带着一种节肢动物般的僵硬与敏捷,在月光下,体表似乎反射着某种金属般的暗淡光泽。
“是‘收割者’!”周擎眼神一凛,“‘方舟’的清理小队!他们果然追上来了!数量……二只!不,三只!”
这些“收割者”是“方舟”生物兵器的最新成果,结合了“狂奔者”的速度和类似“磐石者”的局部金属化外骨骼,尤其是指骨特化出的如同高频震荡切割刃般的结构,能轻易撕裂大多数掩体。在之前的逃亡中,团队已经领略过它们的可怕。
“准备战斗!”周擎低吼,迅速分配任务,“小张,守住正门!阿兰,看住侧窗!林博士,保护好陈暮和李婉!”他飞快地从随身携带的工具包里掏出几个小巧的元件,开始在地面和入口处布置简易的触发式电击陷阱——这是他利用站内有限的材料临时改装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末日:涅盘纪元请大家收藏:(m.zjsw.org)末日:涅盘纪元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