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国的办事效率极高。
不过两天,盖着红星县政府和农技站鲜红印章的报告和申请,就送到了李浩轩手上。
“浩轩,能做的,我都做了。”赵建国将文件递给他,神情凝重,“县里很支持,但决定权在市里。张局长欣赏你,可这件事牵涉太大,尤其是外汇指标,那不是他一个人能拍板的。你去了之后,说话要有分寸,多谈钱教授的意义,少谈你工厂的利益。”
“赵哥,我都明白。这份情,我记下了。”李浩轩将文件小心翼翼地收好,字字恳切。
他没有耽搁,辞别了赵建国,跨上那辆已经成为他标志的长江750,迎着初升的朝阳,向着市区的方向疾驰而去。
这一次,他怀里揣着的,不再仅仅是一份设备清单,更是整个黑金肥厂的未来,和一个老科学家沉寂多年的梦想。
市农业局的大楼,远比县里的办公楼要气派森严。
李浩轩在门口被警卫拦下,通报了姓名和来意后,得到的回复是“局长正在开会”。
他没有急躁,也没有试图走后门,只是找了一个不碍事的角落,静静地等待。他知道,今天他要办的事,急不来。耐心,本身就是一种态度。
一个小时,两个小时过去。
就在他站得腿脚都有些发麻时,一个戴眼镜的年轻秘书从楼里走了出来。
“你就是红星县黑金肥厂的李浩轩?”秘书的语气带着一丝审视。
“是我。”
“你找张局长有什么事?如果是汇报工厂情况,可以先把材料交给我。”
“不是。”李浩轩摇摇头,声音清晰而沉稳,“我有关于钱伯融教授的重大事项,必须当面向张局长汇报。”
“钱伯融?”秘书愣了一下。这个名字,他似乎有些印象,但一时想不起来。
然而,就在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从他身后传来。
“让浩轩同志进来吧。”
张局长不知何时已经站到了门口。他刚开完会,正准备下楼,恰好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钱伯融?哪个钱伯融?”张局长一边引着李浩轩上楼,一边随口问道。
走进宽敞明亮的局长办公室,李浩轩站定,深吸一口气,然后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报告张局长,就是那位曾经的省农业大学教授,我们国家第一代土壤化学专家,钱伯融先生。”
“我今天来,不是为我工厂的销量报喜,而是为我们市的农业科技发展报喜。我已经成功说服钱教授出山,从今天起,他正式担任我们黑金肥厂实验室的主任!”
“你说什么?!”
张局长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极致的震惊。他猛地从办公桌后站了起来,身体前倾,死死地盯着李浩轩。
“你再说一遍?钱伯融?在你的村办厂里当主任?”
“是的。”李浩轩没有半分退缩,将赵建国准备的所有文件,连同钱伯融亲笔写的那份清单,一并放到了张局长的桌上。
“这是钱教授为我们实验室亲手制定的设备采购清单。要实现这个蓝图,我们需要市里的支持,尤其是……解决进口设备的外汇指标问题。”
张局长的目光,从李浩轩年轻而坚定的脸上,转移到了那份清单上。
他的手微微颤抖着拿起那张纸。
“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液相色谱……”
他每念出一个名字,心头的震动就加剧一分。作为行家,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份清单的分量。这哪里是一个乡镇企业实验室的配置?这分明就是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的雏形!
巨大的震惊过后,是无法抑制的狂喜和激动。
“好小子!你……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张局长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兴奋得脸都有些涨红。
李浩轩简要地讲述了三顾茅庐,以及用诚意和承诺打动钱教授的经过。
听完之后,张局长重重地一拍桌子。
“人才!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东西!”他看向李浩轩的眼神,已经从欣赏变成了激赏,“你做了一件大好事!一件对我们全市农业发展,有里程碑意义的大好事!”
他再次拿起那份清单,眉头却又紧锁起来。
“但是,你提的这个要求,难度非常大。”他坦诚地说道,“外汇指标是国家战略资源,由省里统一调配,僧多粥少。通常只会批给大型国营科研单位。一个民营的村办厂,想拿到指标,先例不是没有,但微乎其微。”
李浩轩的心提了起来,但他没有插话,静静地听着。
“不过……”张局长话锋一转,眼中闪烁着一种战略家的光芒,“钱伯融的加入,让这件事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这不再是你一个厂子的事!这是一个信号!一个顶级专家,选择扎根在最基层的民营企业,这是一个能引爆全省的典型!这是我们改革开放,解放思想的活生生的例子!”
张局长越说越兴奋,思路也越来越清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儿女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儿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