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呼声在靠山村的上空回荡,久久不息。
五十万资金终于敲定,像一颗定心丸,让整个黑金肥厂都进入了一种亢奋的状态。李浩轩没有让这股热情冷却。
他站在人群中央,双手下压,声浪渐息。
“乡亲们,高兴完了,就该干活了!”他的声音穿透力很强,“市里的考察团,随时会来!这是我们黑金肥厂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的时候!能不能让他们点头,就看我们自己的表现!”
“二牛哥!”
“在!”李二牛从人群里挤了出来,满脸红光。
“你带人,把厂区内外,所有犄角旮旯,全都给我打扫干净!地面用水冲!机器用布擦!我要让整个厂子,亮得能照出人影来!”
“放心吧厂长!”李二牛拍着胸脯保证。
“孙建军!”
“到!”孙建军和几个年轻人立刻站直了身体。
“你们这几天,什么都别干,就跟着钱教授!钱教授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干什么!把脑子里的东西都给我绷紧了!到时候领导问话,谁要是掉了链子,别怪我扣他奖金!”
年轻人们的脸上一凛,随即大声回应:“是!”
整个黑金肥厂,就如同一台上了发条的机器,瞬间高速运转起来。工人们拿着扫帚、水桶、抹布,开始了热火朝天的大扫除。钱伯融则将孙建军几人叫到了临时的实验室里,在一块小黑板前,开始进行最后的演练和部署。
李浩轩自己也没闲着,他找来纸笔,将工厂的运营数据、财务报表、市场份额以及对未来的规划,一条条清晰地整理出来。他知道,光有热情和决心不够,考察团里都是专家,他们要看的是实实在在的数据和逻辑。
两天后,三辆黑色的伏尔加轿车,在村民们惊讶的注视下,缓缓驶入了靠山村。
车队在黑金肥厂门口停下。车门打开,市农业局局长张建国率先下车,紧接着,几位气度不凡、干部模样的人也陆续走了下来。
李浩轩和钱伯融早已等候在门口。
“张局长,各位领导,欢迎莅临指导!”李浩轩快步上前,不卑不亢。
“浩轩同志,这位是钱伯融教授吧?”张局长目光炯炯,主动向钱伯融伸出了手,“钱老,久仰大名!您肯出山,是我们全市农业界的福气啊!”
钱伯融与他握了握手,平静地点头:“张局长客气了,我只是一个搞了一辈子土壤研究的老头子,做点分内事而已。”
简单的寒暄后,张局长开门见山:“时间宝贵,我们就不多说客套话了。开始吧,让我们看看你们的底气。”
“好!各位领导,请!”
李浩轩在前引路,带领考察团走进了厂区。
焕然一新的厂区让考察团的成员们精神一振。地面干净整洁,空气中没有一丝异味。生产线上的机器虽然不算顶尖,但都被擦拭得锃亮,工人们穿着统一的工作服,在各自的岗位上紧张有序地忙碌着。
“这是我们的原料混合区,这是发酵车间……”李浩轩一边走,一边介绍着生产流程。
一位戴着眼镜,看起来是技术专家的中年人突然发问:“李厂长,你们的品控是怎么做的?如何保证每一批次肥料的有效成分是稳定的?”
“这位领导问到点子上了。”李浩轩停下脚步,“目前,我们主要依靠钱教授制定的标准化生产流程,严格控制原料配比和发酵时间。每一批成品,我们都会进行小范围的作物对比试验,确保效果达标。这也是我们迫切需要建立实验室的原因,有了精密的仪器,我们就能从‘经验控制’升级到‘数据控制’。”
他的回答坦诚而专业,那位专家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穿过生产区,一行人来到了那间预备作为实验室的空置大车间。
车间中央,一块大黑板立在那里,上面已经写满了各种化学分子式和图表。钱伯融走上前,拿起了粉笔。这里,成了他的主场。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老人的声音不大,却极具权威,“黑金肥的成功,验证了一个方向,就是利用有机物和微生物,活化土壤。但它只是一个起点,一个非常粗糙的起点。”
他用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曲线。
“这是目前黑金肥的养分释放曲线。它的问题在于,前期释放过快,后期乏力。对付一般的土地还行,但要实现高产优产,就必须做到精准。比如小麦的返青期需要什么?玉米的拔节期需要什么?果树的挂果期又需要什么?这些都需要我们对不同作物的需肥规律,进行精确到‘天’的研究。”
“而这些研究,靠的就是设备。”他指向黑板旁挂着的一张设备清单放大图,“气相色谱仪,能让我们分析出土壤和肥料中的微量有机物。原子吸收光谱仪,能让我们精确测定钾、钠、钙、镁等元素的含量。有了这些,我们才能真正做到‘配方施肥’,为不同的土地,不同的作物,量身定做最高效的肥料!”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儿女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八零,先踹了白眼狼儿女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