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持续月余的连绵冬雪后,终于迎来了一个久违的澄澈晴日。金白色的阳光洒落,将覆雪的朱漆屋檐、庭院枝桠映照得熠熠生辉,空气中弥漫着爆竹燃放后特有的硝烟气息,与家家户户庖厨中飘出的年节饭食香气交织在一起,为这烽火连天的乱世,艰难地涂抹上了几分短暂而珍贵的暖意与生机。
长安,未央宫。
尽管天子的权柄早已在连番动荡中衰微不堪,但在贾诩的严谨主持下,必要的皇家仪制与元日朝会的盛大排场,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庄严与一丝不苟。宏阔的宫殿内,年仅十余岁的汉献帝刘协端坐于高高在上的御座,面容尚存稚嫩,眉宇间却已刻上了超越年龄的沉静与隐忍。他平静地接受着留守长安的文武百官,以及各方势力象征性派来的使节依序朝贺,山呼万岁之声在殿宇梁柱间回荡。他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此刻的安稳与这份虚饰的繁华,究竟系于何方,系于何人。
繁琐而冗长的朝会仪式结束后,贾诩并未随众臣退去,而是亲自带着一份看似朴素、却寓意非常的“年礼”入宫觐见。
“陛下,征南将军吕奉先,虽远镇南阳,然心念陛下,无日或忘。特命臣进献此新制之物,名曰‘暖锅’,并附详尽烹制之法。将军言道,今岁酷寒,愿借此物之温热,助陛下驱散宫闱寒意,佑护龙体康健安泰。”贾诩言辞恳切,举止恭谨有度,滴水不漏。
刘协的目光落在那造型略显奇特、透着质朴气息的红泥小炉,以及配套的金属锅具上,旁边还整齐摆放着切得薄如宣纸、几乎透光的肉片,以及数样青翠水灵的菜蔬。久居深宫、见惯了珍馐美器的少年天子,眼中不禁掠过一丝真切的好奇。
在贾诩的亲自指点下,侍立的宫人很快便在温暖的偏殿内架设好了暖锅。当特制的奶白色骨汤开始在其中翻滚,蒸腾起带着浓郁肉香与些许药材辛香的热气时,刘协学着贾诩示范的模样,有些生疏地用长箸夹起一片殷红的羊肉,在滚汤中微微涮烫几下,待其变色蜷曲,便蘸上旁边小碟中浓香的酱料,小心地送入口中。刹那间,鲜嫩肉片与醇厚汤汁、咸香蘸料在口中交融爆开的美妙滋味,以及那股从喉间直贯腹内的暖流,让他苍白许久的脸颊,竟难得地泛起了一丝健康的红晕。
“妙!此物……甚妙!”少年天子几乎脱口而出,脸上露出了许久未见的、发自内心的浅淡笑容,“吕爱卿……确是有心了。”他咀嚼着这句意味复杂的话语,同时也细细品味着口中这新奇而温暖的食物,心中百感交集。这暖锅,是远方强臣表示的“孝敬”,可谁又能否认,这何尝不是一种无声的实力宣示与微妙的影响力渗透?
贾诩微微躬身,语气依旧平稳:“陛下圣心喜悦,便是臣等之福,吕将军闻之亦必欣慰。将军亦命臣,务必将此暖锅制法,连同首批精制之器物,分送至诸位镇守四方要隘之将军府邸,愿与戍边将士同享此暖,共庆元日,体恤征伐之苦。”
……
北疆,雁门郡,阴馆城。
此地的元日,远比长安乃至南阳,多了十分的凛冽肃杀与透骨寒意。田豫与赵云并肩屹立在饱经风霜的城头,身上厚重的甲胄覆着一层白霜,目光如炬,越过城下茫茫无垠的雪原,投向北方那片更为广袤、神秘而充满不确定性的草原。那里,是胡骑时常出没之地,亦是来年可能的兵锋所向。
“国让兄,听闻主公在南阳鼓捣出了个名叫‘暖锅’的新鲜物事,据说滋味绝佳,更能抵御严寒。”赵云呵出一口浓重的白气,在凛冽空气中瞬间凝成冰雾,他带着笑意说道。
田豫刚想回应,便见城下马蹄声与车轮碾雪声由远及近,一队风尘仆仆的骑兵护卫着十几辆满载的马车抵达城门。“赵将军!田将军!长安贾长史遣专使送来年节犒赏,言道乃主公特意吩咐,让我等边关将士,亦能尝此新物,驱寒暖身!”
当那些造型熟悉的红泥小火炉在阴馆城冰冷简陋的营房内被架起,当一锅锅滚烫的汤汁开始“咕嘟咕嘟”地沸腾,散发出诱人的食物香气时,整个原本因严寒而显得有些沉寂的军营,仿佛被瞬间注入了一股活泼的暖流。士卒们好奇而兴奋地围聚在炉子旁,学着将领们略显笨拙却兴致勃勃的样子,夹起肉片菜蔬在热汤中涮烫,尽管动作生疏,闹出些许笑话,但每一张被风霜刻满痕迹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而憨厚的笑容。在这生存环境极端恶劣的苦寒边塞,这一口滚烫的热汤,几片实在的肉食,远比任何空洞的赏赐或口号,都更能直接地温暖这些百战老卒的心与胃。
“主公虽坐镇中枢,远在宛城,却始终未曾忘却我等在这苦寒之地戍守的将士。”田豫手捧着一碗热气腾腾的汤,感受着掌心传来的暖意,不禁由衷感叹,心中对吕布的忠诚与归属感,无形中又加深了一层。
赵云夹起一箸涮得恰到好处的羊肉,蘸满酱汁送入口中,细细咀嚼咽下后,眼中闪过如同手中枪锋般的锐利光芒:“吃了主公赐下的暖锅,浑身是劲!待来年开春,冰雪消融,定要为主公更要为主公扫清北疆,多抓些肥羊回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