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城的春日,空气里混杂着新翻泥土的腥气与草木萌发的清新。曾经因战事而略显萧条的郡府,如今被一种忙碌却有序的气氛笼罩。进出的不再是顶盔贯甲的军士,而是抱着厚厚卷宗、步履匆匆的文吏。
蔡琰坐在偏厅改成的值房内,面前摊开着一份关于南阳郡南部某县请求增拨春耕粮种的文书。她并未立即批复,而是从另一摞册子中抽出一本,快速翻阅比对了一下该县去年秋收后上报的仓廪存余与户数变动。指尖在一行数字上轻轻一点,她发现了一丝微小的出入。
“去请陈主簿来。”她侧头对侍立在旁的年轻文书吩咐道,声音平和。
很快,一个约莫三十岁出头,穿着青色吏服,面容尚带几分书生气的男子快步走入,躬身行礼:“如夫人。”
“不必多礼。”蔡琰将两份文书推到他面前,“你看看此处。去岁该县上报存粮,与今春请求拨付的种子量,按新增垦田与回流户数折算,似乎略有盈余未能对上。虽数目不大,但账目不清,日后必生弊端。你带两个人,按我教你们的‘四柱清算法’,重新核验该县去岁至今所有粮谷出入,厘清源头。”
陈主簿凝神细看,片刻后脸上露出恍然与钦佩之色:“下官明白了!定当仔细核查。”他顿了顿,有些迟疑,“只是…此法繁复,恐需两三日功夫,会不会耽误春耕?”
蔡琰抬头看他,目光温润却带着不容置疑的认真:“磨刀不误砍柴工。此时厘清,方可确保粮种精准发放到每一户需用的农人手中,避免豪强侵占,亦避免小民无种下地。这,比快更重要。去吧,若有疑难,随时来问。”
“是!”陈主簿精神一振,再无犹豫,拿起文书快步退下。他看着蔡琰的目光,已不仅仅是下属对上司的恭敬,更带着学生对师长的尊崇。
这一幕,并非特例。在晋阳,在长安,在洛阳,在吕布势力所能稳固控制的郡县中,一批批如同陈主簿这般,或是寒门出身,或是原郡县中不得志的底层文吏,正经历着一场悄然而深刻的蜕变。而带来这场蜕变的源头,正是端坐于宛城郡府中的蔡琰。
……
午后,郡府旁一间宽敞的廨舍内,十余名被选拔出来的年轻文吏正襟危坐。他们面前没有竹简,只有蔡琰命人统一制作的粗糙纸张和炭笔。蔡琰立于前方一块涂黑的木板前,用石灰块在上面勾勒书写。
“今日,再讲‘粮田人口快速统计法’。”蔡琰的声音清晰而平稳,“此法核心,在于‘分级抽样,以点带面’。”她在木板上画出一个简易的郡县轮廓,划分出几个区域。
“一郡之地,民户散布,若逐户清查,耗时良久,易贻误农时。故,可择取境内有代表性的‘上’、‘中’、‘下’三类田亩集中的乡、亭,进行精准丈量与户数核对,记录其田亩总数、户数、丁口数,以及预估产量。”她一边说,一边在代表不同区域的圈内写下几个数字。
“然后,以此数处样本数据为基准,根据往年全郡大致田亩分布与户数比例,进行反推估算。譬如,若样本上田区,平均一户有田五十亩,产粮百石;中田区户三十亩,产六十石;下田区户十亩,产十五石。再知我郡大致上中下田比例为何,总户数约多少,便可快速估算出全郡大致需用粮种数量,以及秋后可能之收获总量。”
她放下石灰块,看向下方凝神静听的文吏们:“此法并非绝对精准,但胜在快捷,能于十数日内,对一郡粮田人口心中有数,足以支撑大军粮草调度与赋税征收之初步谋划。待农闲时,再行全面核查,修正数据。关键在于,所选样本,务求典型,不可心存偏袒。”
一名年轻文吏举手发问:“如夫人,若地方豪强,故意隐瞒其优质田亩,不纳入样本,该如何应对?”
蔡琰赞许地点点头:“问得好。故而,样本选取,不可全然依赖地方上报。需派遣你们亲自下乡,或委派可靠之人,实地勘察。同时,辅以‘流民安置’时登记之新垦田亩作为参照。豪强可藏旧田,却难挡新垦之地纳入统计。多法并用,互相印证,方能接近真实。”
廨舍内只余炭笔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以及蔡琰温和却不失力量的讲解声。这些方法,源于吕布那些看似离经叛道、却直指核心的“新学”理念,经由蔡琰的消化、整理、细化,变成了这些基层文吏能够理解、可以操作的具体规程。
……
稍作休息后,蔡琰并未停歇,转而开始讲解“简易水利修法”。
她同样在黑板上绘图,不再是郡县轮廓,而是一条河流,两岸田地。“南阳水系众多,然分布不均。旱时高地无水,涝时低地成泽。修大型渠堰,非一日之功,且耗费巨大。我等当先着眼于小处,急处。”
她画出一道道引水的小沟渠,以及一个个位于田边地头的积水泥塘。“动员民力,甚至军屯兵士,于农闲时,开挖、疏浚此类小型沟渠与池塘。材料就地取材,卵石、夯土皆可。关键之处,在于沟渠走向需顺应地势,留有溢流口;池塘需选在易于汇集雨水、且不易污染水源之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我的底牌是信息差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