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滩的晨雾还未散尽,林烨已站在浦江饭店房间的落地窗前。黄浦江上驳船的汽笛声隔着双层玻璃闷闷传来,他指尖在窗玻璃上划过,水痕模糊了对岸陆家嘴工地的塔吊轮廓。
老赵提着豆浆油条进门时,带进一股冷气。"林总,交易所那边九点开门,但大户室要介绍信。"他把食品袋放在茶几上,油脂立刻在玻璃台面晕开一圈印子。
林烨接过温热的豆浆,塑料杯壁凝着水珠。父亲笔记里"上海滩水深"的警告还在耳边,但眼下他更需要的是在这里立足的资本。国库券的生意在北方已经做到头,而南方,这片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正散发着新的机遇气息。
"先不去交易所。"林烨咬了口油条,"去城隍庙。"
城隍庙茶楼的喧闹让人恍如隔世。跑堂的提着铜壶在桌椅间穿梭,茶客的吴侬软语混着评弹的弦子声。林烨在二楼雅座刚坐下,穿中山装的老者就拄着文明棍来了。
"张爷介绍的小林?"老者摘下礼帽,露出梳得一丝不苟的白发,"我是老周,文物商店的。"
林烨从公文包里取出青花小瓶,轻轻推过去。老周掏出放大镜仔细端详瓶底款识,镜片后的眼睛眯成一条缝。
"嘉靖官窑。"老周放下放大镜,"不过最近风声紧,海关查得严。"
"不走海关。"林烨压低声音,"走内河。"
老周沉吟片刻,在桌上蘸着茶水写下个地址:"找这个船老大,就说收景德镇瓷器的。"
从茶楼出来,老赵忍不住问:"林总,咱们不是来做国库券的吗?怎么倒腾起瓷器了?"
"障眼法。"林烨拦了辆出租车,"真要做大生意,得先有条自己的路。"
出租车在金陵东路拐弯时,林烨瞥见后视镜里有辆黑色桑塔纳不远不近地跟着。他让司机绕到南京路,下车钻进第一百货公司的人流。在化妆品柜台前,他借着试喷香水的机会,透过镜子观察门口——黑色桑塔纳里下来个戴墨镜的男人,正在通电话。
"兵分两路。"林烨把青花小瓶塞给老赵,"你去码头找船老大,我去会会这位朋友。"
林烨故意走到外滩观景台,凭栏望着江面。墨镜男果然跟来,站在不远处假装看风景。江风很大,吹得人衣袂翻飞。林烨突然转身走近:"同志,借个火。"
墨镜男愣了一下,下意识摸口袋。林烨趁机瞥见他腰间别着的对讲机——公安型号。
"便衣。"林烨心下明了,递回打火机时故意让青花小瓶的锦盒露出一角,"来上海淘点老物件,不犯法吧?"
便衣干笑两声:"现在文物走私抓得严。"
"合法收藏。"林烨亮出特区开的介绍信,"要不您跟着我去文物局鉴定?"
便衣摆摆手走了。林烨知道,这关算是过了,但更大的考验在后面。
老赵那边进展顺利。船老大是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看过青花小瓶后直接开了价:"三百块,连船带人送你到苏州。"
"不是我要走。"林烨晚上在船仓里说,"是有批电器要进来。"
船老大眯起眼:" Walkman?"
"更大。"林烨在桌上画了个电视机轮廓,"日本货。"
交易定在三天后的月黑风高夜。林烨通过张爷的关系,已经联系好苏州的买家。但就在出发前夜,老周突然找上门,脸色凝重。
"船老大是陈家的人。"老周喘着气说,"陈立群上星期就在上海。"
林烨想起堂哥那张阴郁的脸,心里一沉。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子夜的苏州河码头,货船悄无声息地靠岸。林烨站在船头,看着黑影绰绰的搬运工把纸箱运上岸。突然,探照灯亮如白昼,公安的快艇围了上来。
"完了!"老赵腿一软。
林烨却露出笑容——纸箱里装的不是电视机,而是印着"特区建设成果展"的宣传材料。带队公安检查后,尴尬地敬了个礼:"误会误会,我们是抓走私文物的。"
回程的船上,真正的电视机正藏在底舱的夹层里。船老大拍拍林烨的肩:"小子有种,陈家人这次栽了。"
但林烨知道,这只是一场小胜。站在船头望着浦东的点点灯火,他握紧栏杆。上海滩的棋局才刚刚开始,而他已经落下了第一子。
喜欢重生1983:开局战神归来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1983:开局战神归来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