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的脚步声迟疑地停留了片刻,最终还是轻轻离开了。
李昊躺在床上,听着阿曼达的高跟鞋声消失在走廊尽头,才慢慢松开了紧攥着的怀表。
掌心被表壳硌出了一道深深的红印,仿佛将“球圃英姿”四个字烙进了肉里。
伦敦这个“家”的周末,总是从这种令人窒息的安静开始。
第二天一早,他甚至没和父亲、继母一起吃早饭,就自己搭上了返回南安普顿的火车。
窗外英格兰的乡村景色飞驰而过,他却只觉得一片模糊,心思早已飞回了那个阳光刺眼、满是叫喊声和草皮味的青训基地。
只有在那里,抱着足球,他才感觉自己真正地活着。
南安普顿青训学院,训练场。
“回防!回防!詹姆斯,你的位置!”
青训教练马克的吼声在空旷的场地上回荡。
这是一场队内分组对抗赛。
李昊身披蓝色背心,像一道蓝色的闪电,在绿茵场上不知疲倦地穿梭。
他的速度太快了。
一个简单的边路直塞球,原本防守球员已经卡住了身位,但李昊从外线硬是靠爆发的速度生生超车,一步就将球趟了出去,把对方甩在身后,引得场边几个观战的青年队教练都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看到了吗?李的速度简直是一种犯规!”
助理教练对马克低语。
马克抱着胳膊,脸上没什么表情:
“光快没用。你看他的处理球……”
话还没说完,李昊在底线附近追上了球,几乎没有观察,依仗着梦中和泥地里磨炼出的本能,左脚一脚贴地传中!
球速很快,但路线又平又直,精准地绕过了门前最危险的区域,直接传给了另一侧边线……的对方球员。
“妈的法克!抬头看!”
场上的英国队友忍不住骂了一句,摊开双手表达不满。
李昊抿着嘴,没有任何表示,扭头就向回跑。
他知道问题所在,他的很多传球选择和配合意识,还带着浓重的“野路子”痕迹和梦中单打独斗的影子,与英格兰青训强调的整体战术格格不入。
训练赛结束后,马克把李昊单独留了下来。
“李,你的天赋,特别是速度和球感,是我见过最好的之一。”
马克的开场白很直接,但他话锋一转,“但足球是十一个人的游戏。你需要学会相信你的队友,用这里……”
他指了指自己的太阳穴,“而不只是这里。”
他又指了指李昊的腿。
李昊沉默地点点头。
教练说的没错,但他心里憋着一股劲。
他习惯了用速度和技巧一个人解决问题,就像他小时候一个人面对那面老墙一样。
“下周,U16有一场热身赛,对手是切尔西青年队。我会把你放入大名单。”
马克看着他,“我希望看到你的改变。否则,你永远只会是一匹独狼,而不是一个圣徒。”
切尔西。这个名字让李昊的心脏猛地跳了一下。
那是豪门,是无数青年球员梦寐以求的舞台,也是检验他成色的试金石。
傍晚,他一个人留在训练场加练传中。一次又一次地将球踢向禁区里假设的队友位置。
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汗水再一次浸透了他的训练服,就像多年前在梅州的老墙下一样。
但这一次,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
周围没有李小东的大呼小叫,没有熟悉的客家话唠叨,只有空荡荡的球场和冰冷的标准英语术语。
他喘着粗气停下来,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前。
训练服下面,那枚怀表贴着他的皮肤,冰凉,却让他感到一丝奇异的安心。
就在这时,一个略带调侃的声音从他身后响起:
“嘿,‘独狼’,教练走了,没必要这么拼命吧?”
李昊回过头,看到一个个子已经很高、脸上还带着点婴儿肥的黑发男孩靠在门框上,是卢克-肖。
他们同年,都是这一批里最被看好的苗子。
李昊没说话,只是走过去捡回足球。
卢克-肖走过来,耸耸肩:
“别介意他们。那帮家伙只是嫉妒你快得像个怪物。”
他脚上还穿着便鞋,却随意地颠了几下球,动作协调得让人羡慕。
“传球嘛,多练练就会了。要不要我来帮你喂球?”
这是李昊来到南安普顿后,第一个主动向他释放善意的同龄人。
李昊看着这个已经进入俱乐部重点培养名单的家伙,犹豫了一下,生硬地点了点头:
“好。”
“酷!”卢克-肖笑了,“不过说真的,你刚才那种传中不行。你得搓出弧线,绕开后卫,找前锋的头……就像这样……”
两个少年的身影在夕阳下被拉长,一个教,一个学,皮球在两人之间来回传递。
这是李昊在英国,第一次感觉到一丝微弱的、名为“队友”的暖意。
但这份暖意很快就被周末回家的冰冷所覆盖。
又一个周末,餐桌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17岁金球?鲁尼将十号双手奉上请大家收藏:(m.zjsw.org)17岁金球?鲁尼将十号双手奉上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