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兴武馆后院,弥漫着一股复杂而蓬勃的气息。隔夜韭菜盒子的发酵芬芳,硅胶加热后的化学微甜,金漆挥发的工业气息,以及角落里那堆企鹅粪腐蚀钢架持续散发的、如同海风裹挟着动物园的独特“底蕴”——多种味道在空气中碰撞、交融,形成一种名为“反向创业”的专属香氛。
陈大彪的“直捣黄龙掌·钢架唤醒仪式”直播,经过几天的发酵(字面意义和比喻意义上),已经成功转型为“沉浸式解压玄学频道”。固定观众几十万,打赏的虚拟礼物从韭菜升级成了镀金钢架模型和会跳舞的像素企鹅。他本人也从被迫营业的武夫,进化成了面无表情的“物理玄学导师”,对着那堆持续掉渣的钢架样本,拍打得越发有禅意,仿佛在敲打华尔街精英们僵硬的颈椎。
耿大爷的镶金边保温箱成了社交货币。华尔街底层分析师们以拥有一个“BRTL限量金边韭菜盒”为荣,在茶水间交换保温箱里的隔夜点心(特指韭菜盒子)时,眼神里都带着一种参与颠覆性金融实验的优越感。老约翰在韭菜盒子品相评级领域建立了初步权威,甚至编纂了一本手写的《隔夜韭菜盒子风土志》,详细记载了“王姨微酸型”的发酵曲线与唐人街东区湿度变化的关联性。
陆川则沉浸在“韭菜盒子能量感知”的奇妙体验中。他像个人形韭菜盒子探测器,走过堆积如山的保温箱,就能模糊感知到某个箱子里的韭菜盒子带着主妇的焦虑(火候过猛,偏焦),某个带着退休大爷的悠闲(馅料松散,风味清淡),甚至某个“高盛特供”盒子散发着一种被KPI压迫的、混合着咖啡因的绝望气息。这技能毫无战斗力,却让他在分配“彪哥开光”名额时,总能精准地安抚到最焦虑的大妈,无形中提升了“韭菜盒子经济”的客户满意度。
脑海中的系统算力裂隙,在持续的“交易达成”情绪能量(喜悦、期待、玄学满足感)和陆川有意识的“韭菜盒子冥想”下,艰难而缓慢地拓宽到了**0.002%**。如同在冻土上开凿的涓涓细流,虽然微弱,却带来了复苏的希望。
**【算力恢复:0.002%…】**
**【‘韭菜情绪波动雷达’范围提升:半径20米…精度:普通…】**
**【新增被动技能:‘反向灵感波动’(微弱)…在遭遇危机或强烈情绪刺激时,有极低概率灵光一闪,获得一个荒诞但可能有效的‘反向解决方案’…】** (Reverse Inspiration Ripple (faint): When facing crisis or strong emotional stimuli, extremely low chance to gain an absurd but potentially effective "reverse solution"...)
“反向灵感波动?” 陆川摸着下巴,看着后院这生机勃勃的混乱景象,“听起来像…穷途末路时的瞎猫碰死耗子?不过…聊胜于无。”
就在陆川以为可以继续苟在韭菜盒子堡垒里猥琐发育,等待系统龟速复苏时,一个更大的、裹挟着华尔街冰冷规则的风暴,以陆川最意想不到的方式,从南极席卷而来。
“陆先生!紧急!天大的…反向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老约翰举着平板电脑,连滚爬爬地冲上二楼,脸色煞白,嘴唇哆嗦,情绪标签在【极度恐慌】和【荒谬狂喜】之间疯狂闪烁。
平板屏幕上,是“南极守望者”组织发来的视频通话请求,背景标识着三个鲜红的感叹号。
陆川心头一跳,接通视频。
画面那头,依旧是熟悉的南极风雪背景,但“南极守望者”的负责人,那位北欧大汉,此刻激动得胡子都在颤抖,背景音里还能听到BBC纪录片的导演在语无伦次地喊着:“上帝啊!奇迹!又一个奇迹!”
“陆先生!听我说!冷静!一定要冷静!” 北欧大汉的声音被狂风吹得支离破碎,却充满了狂喜,“还记得我们留在基地框架上的‘企鹅粪基生物活性炭’涂层吗?BBC的长期观测镜头捕捉到了…**它活了**!!”
“活了?!” 陆川差点把平板扔出去。粪涂层活了?这比丧尸病毒还离谱!
“不是生物意义上的活!” 北欧大汉赶紧解释,“是它的吸附行为!它在极地狂风中,对空气中特定微粒的吸附效率…**出现了周期性的、可预测的波动**!波动周期…完美契合…**南极磷虾的季节性洄游规律**!”
画面切到BBC的监测数据图表。一条代表涂层吸附效率的曲线,如同心跳般上下波动,而另一条代表附近海域磷虾生物量的曲线,竟然与之呈现出惊人的**负相关**!磷虾多的时候,吸附效率降低;磷虾少的时候,吸附效率飙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