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吃完第三块野果饼,拍了拍手上并不存在的饼渣,眼神平静地扫过周围依旧处于震惊状态的众人(和企鹅)。对于自己刚刚随手搭建的“量子佛系套利感应器”造成的冲击,他似乎毫无自觉,或者说,并不在意。
“能量补充完毕。”他陈述道,然后很自然地看向莎拉,“飞行器结构应力监测数据,请同步一下。”
莎拉从巨大的认知冲击中勉强回过神,操作着平板:“‘暴风雪’主体框架的金属疲劳度有所缓解,但之前强行起降造成的多处隐性裂纹仍需时间自然愈合。引擎核心经过耿大爷的‘情绪化焊接’(指一边骂毛子一边焊),暂时稳定,但输出功率不稳定,峰值波动范围在正负百分之三十之间。最麻烦的是导航系统,阿强刷入的‘企鹅粪算法’与硬件兼容性极差,时不时会把我们定位到火星或者公元前3000年。”
旁边的阿强弱弱举手:“…那不能全怪我…是CFO长老的项圈提供的混沌数据包太野了…”
“嘎!”企鹅CFO立刻挺起胸膛,表示这口锅它不背,它的数据包是经过市场检验的!
陆川听完,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是微微点头:“了解了。基于当前参数,强行起飞失败概率为百分之六十七点四,成功迫降于未知区域的概率为百分之二十八点九,成功返回文明世界的概率为百分之三点七。”
这概率听得众人心里拔凉拔凉的。
“那…那怎么办?难道我们要在这雨林里当一辈子野人?”阿强哭丧着脸,“我还想回去抢下周浩南演唱会的前排票呢!”
“等待,是最优解。”陆川平静地阐述,“但被动等待,效率低下。可以进行有限的主动干预,加速修复进程。”
“怎么干预?”陈大彪来了精神,“需要俺去林子里打点野味给大家补补?还是砍点木头加固飞机?”
陆川摇了摇头,目光转向那群正在沙地上,围绕着那堆“量子佛系套利感应器”(树叶+石头+货币)进行神圣“围观”和学习的小企鹅们,以及被它们拱卫在中间、项圈光芒呼吸般和谐闪烁的CFO长老。
“修复,需要能量和秩序。”陆川说道,“能量,王姨可以提供(指向厨房方向)。秩序…”他顿了顿,目光最后落在了老张头身上。
老张头正拿着一块不知道从“暴风雪”哪个角落拆下来的、锈迹斑斑的金属板,用那根依旧缠着绷带、蘸着些许不明污渍的断拖把杆,慢悠悠地…在上面刻画。
他画得很慢,很随意,没有任何规律可言,就像小孩子无聊时的涂鸦。但仔细看去,那些线条却又隐隐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扭曲的和谐感。
“秩序,张大爷可以提供。”陆川得出结论。
于是,一个画风极其清奇的“修复计划”出炉了:
1. 能量组:由王姨领导,耿大爷打下手,任务是利用部落食材和雨林资源,尽可能制作出“能量密度高、易于吸收、且口感不至于引发团队士气崩溃”的食物,为全员(尤其是负责体力活的彪哥和需要算力的莎拉阿强)提供后勤保障。王姨对此信心爆棚,表示要开发出“木薯韭菜能量棒”和“发光莓果提神汤”。
2. 秩序组:由老张头领导…或者说,他根本不需要领导,他自己就是秩序本身。他的任务更简单:继续在“暴风雪”号残骸的各个关键部位,用那根断拖把杆,进行看似毫无意义的擦拭和刻画。陆川的建议是“跟随直觉,哪里不顺眼就擦哪里,哪里空就画哪里”。陈大彪被指派为老张头的“助理”,负责搬运需要擦拭的零件,以及防止老爷子不小心把自己焊进引擎里。
3. 观测组:由陆川本人和企鹅CFO组成。陆川的任务是…继续发呆,或者说,维持那种“量子佛系”状态,偶尔“感知”一下修复进度的“概率波”,给出极其模糊但往往一针见血的“提示”(例如:“左翼第三块蒙皮,应力集中点将于两小时后达到临界,建议优先擦拭”)。企鹅CFO则负责通过那个感应器,监控遥远的华尔街波动,确保不会有新的“黑天鹅”事件影响到他们这片小小的雨林避难所。
4. 技术组:由莎拉和阿强组成,负责利用一切现有工具,执行陆川的“提示”,并监测修复的实际效果。莎拉负责高精尖部分,阿强负责…给莎拉打下手和吐槽。
计划开始执行。
效果…出乎意料地…诡异而有效。
王姨的能量棒虽然味道一言难尽(耿大爷评价为“吃一口能看见太奶奶”),但确实顶饿管饱,提供的热量惊人。
老张头的擦拭和刻画,更是带来了奇迹般的变化。 被他用拖把杆擦拭过的零件,锈迹会莫名脱落,表面的金属光泽会变得温润,仿佛经历了时光倒流。 被他刻画过的地方,无论是舱壁还是引擎外壳,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线条,却总能巧妙地覆盖住原有的应力裂纹,或者形成一种难以理解的“导流”效果,让后续莎拉和阿强的焊接修补工作变得异常顺畅,焊点牢固度飙升。 他甚至会在休息时,随手用拖把杆在停机坪的沙地上划拉。凡是被他划拉过的地方,第二天“暴风雪”停靠的那个区域的地面,就会变得异常坚硬平整,仿佛被无形的大型机械压实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请大家收藏:(m.zjsw.org)我在华尔街反向收割那些年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