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气种菜肯定活不了。”
何雨柱笑道:“我准备研究一项新技术,叫温室大棚。
不受季节限制,冬天也能种出各种蔬菜。
这样一来。
冬天就不愁没菜吃了。”
古月歌觉得不可思议:“冬天还能种菜?
这真的能行吗?”
何雨柱笑道:“当然可以。
你想想为什么冬天种不了菜?”
古月歌想了想:“天气太冷,不适合植物生长。”
何雨柱点头:“没错,所以只要我们能改变环境,给植物提供合适的生长条件。
你说植物能不能正常生长?”
古月歌眼睛一亮:“嗯,听起来有点道理。
但要改变种植环境,这可不容易。
总不能把菜种在屋里吧?
就算那样,温差太大,植物也会冻死。”
何雨柱解释道:“所以要用温室大棚。
这项技术的原理就是保温和吸热。
主要结构包括钢管、薄膜和棉被。
大棚的塑料薄膜是透明的,阳光能穿透薄膜照进棚内。
热量被薄膜阻挡,能有效保存。
中午温度过高时,可以通过通风口散热。
到了晚上,放下棉被。
减少热量流失。
植物有了适宜的环境,自然能长得很好。”
古月歌似懂非懂:“柱子,虽然我没完全听懂。
但大概原理还是明白一点。
我觉得可以试试。
要是真能成功,那可是造福后代的大好事。”
寒冬腊月里,能让乡亲们吃上新鲜蔬菜,就不会有那么多饿殍了。
"这事我能帮上忙吗?"
"要是能亲眼见证温室大棚的诞生,这辈子都值了!"
何雨柱笑着提醒:"当然可以,不过得想清楚。
这可是个苦差事。”
古月歌摆摆手:"不打紧。
当年研发电动车时,我整整两年没睡过囫囵觉。
就为圆个梦。”
"可惜本事不够。
如今您要做这么有意义的事,再苦再累我都跟到底。
有什么活儿尽管吩咐。”
何雨柱点头:"成,三天后你来我家,带你去个地方。”
三日后。
何雨柱的农业造诣已臻化境。
他领着古月歌来到学堂路一座占地千平的四合院。
"好气派的宅子!"古月歌瞪圆了眼睛,"这规格,从前得是王侯将相住的吧?柱子,咱们来这儿干啥?"
何雨柱掏出钥匙开门:"我的宅子,还没来得及收拾。
地方够大,正好搞温室大棚。
今儿先拾掇出来。”
"这...这也是你的?"古月歌舌头都打结了,"上千平方的四合院啊!加上南锣胡同两处、正阳门小洋楼,您这还没毕业就..."
"不值一提。”何雨柱轻描淡写,"当年协助军管会抓了几个要犯,立功得的奖励。”
古月歌咂舌:"十六岁就这么大本事?跟您一比,我简直白活了!"
"运气好些罢了。”何雨柱笑着推开吱呀作响的朱漆大门。
“努力就能有好运?我可不信这套。”
古月歌对这话嗤之以鼻,当年他钻研电动车的时候难道不够拼命?
这分明就是天分问题。
跟这种人简直没法讲道理。
走进院子,他更惊讶于四合院的宽敞。
要是好好收拾一番,住在这里肯定很惬意:"柱子,这么好的宅子你真要改成温室?要不换个地方吧,太可惜了。”
何雨柱笑着摆手:"不打紧。
我住处多的是,不一定非得住这儿。
再说你也看到这乱糟糟的样子,收拾起来太费工夫。
还得置办家具,工程不小。”
"而且雨水年纪小,特别恋家。
就算把这儿收拾出来,她也不会来住。
与其空着浪费,不如做点实事。
房子的价值不就是用起来吗?住人和种菜都一样。”
古月歌哑然,这能一样吗?
也就何雨柱这样财大气粗的主,才能把这种事说得跟吃饭似的稀松平常。
何雨柱递过钥匙:"学长,最近要辛苦你了。
建温室还有不少技术难题要攻克,打扫的活儿就拜托你了。”
古月歌正色道:"柱子你放心,我保证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绝不耽误你建温室。
你能把这事交给我,就是信得过我。”
何雨柱笑道:"那就劳烦学长了。
我去置办些农具。”
转了一圈买齐农具,堆在院里:"学长,这儿就交给你了。
我还得去解决其他技术问题。”
古月歌拍胸脯保证:"你放心去,等你回来保准焕然一新。”
何雨柱点点头,盘算着下一步。
钢管倒好办,直接找轧钢厂杨厂长采购就行。
最难的是塑料薄膜。
这年头国内还没重视塑料薄膜的应用,连吹膜机都没发明。
何雨柱得自己研发制造吹膜机。
这意味着他要恶补机械知识,掌握各种工种技术。
木工、锻工、钳工、电工、铆工、焊工、车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四合院:我的系统是追到冉秋叶请大家收藏:(m.zjsw.org)四合院:我的系统是追到冉秋叶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