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徽八年的初春,江南苏州已褪去寒意,城内主干道旁的柳树抽出新枝,青石板路干净整洁,往来行人脸上满是惬意。可就在距离繁华街区不足三里的城郊,却藏着另一番截然不同的景象 —— 这里便是苏州有名的 “茅草巷” 贫民窟,成片的破旧草房、土坯房挤在泥泞的洼地中,与不远处的繁华形成刺眼对比。
李逸站在茅草巷口,眉头紧紧皱起。此前他在苏州巡查 “逸品粮” 种植情况时,偶然听闻了这片贫民窟的存在,今日特意前来查看。刚踏入巷口,一股混杂着霉味、污水味与腐臭味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让随行的官员忍不住捂住口鼻。狭窄的巷道不足两尺宽,地面满是泥泞与积水,浑浊的污水顺着墙角的沟壑缓缓流淌,里面漂浮着破旧衣物与腐烂的菜叶,几只瘦骨嶙峋的野狗在垃圾堆旁觅食,不时发出呜咽声。
“李大人,这边请,小心脚下。” 当地里正小心翼翼地引路,脚下的木鞋踩在泥泞中,发出 “啪嗒啪嗒” 的声响,“这茅草巷住了三百多户人家,大多是逃难来的流民,日子过得苦啊。”
李逸跟着里正走进巷道深处,目光所及之处,皆是令人心酸的景象:低矮的草房不足五尺高,成年人进出都需弯腰,茅草覆盖的屋顶千疮百孔,几根腐朽的木梁勉强支撑着,仿佛一阵大风就能将房屋吹倒;土坯房的墙面布满裂缝,雨水从裂缝中渗入,在地面形成一个个小水洼;不少人家在房屋旁搭建了临时窝棚,用破布与树枝遮挡风雨,里面蜷缩着老人与孩子。
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草房门口,流民王二正蹲在地上修补屋顶的破洞。他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单衣,冻得瑟瑟发抖,双手布满老茧与冻疮。看到李逸一行人,他连忙放下手中的茅草,局促地站起身,不知所措地搓着双手。
“我们可以进去看看吗?” 李逸轻声问道,语气中满是不忍。
王二连忙点头,侧身让出门口。李逸弯腰走进草房,一股更浓重的霉味扑面而来。草房内没有窗户,光线昏暗,只能勉强看清里面的陈设:地面是潮湿的泥土,铺着一层薄薄的稻草,稻草上放着一张破旧的被褥,散发着异味;房屋角落堆放着几个破碗、一口缺了口的铁锅,还有一些捡来的废品;屋顶的破洞处,挂着十几个大小不一的破碗,显然是用来接漏雨的。
“家里一共五口人,俺爹娘、俺媳妇,还有两个孩子。” 王二局促地解释道,“每到下雨天,屋顶就漏得厉害,俺们只能用破碗接雨,孩子没地方睡觉,只能蜷缩在墙角。” 他指着墙角的两个孩子,孩子穿着单薄的衣服,正睁着大眼睛看着李逸,脸上满是怯意。
李逸走到孩子身边,摸了摸他们的衣服,冰冷的布料让他心中一痛。“平时都喝什么水?吃什么东西?” 他问道。
王二叹了口气,指向巷口的一口老井:“就喝那口井的水,虽然水有点浑,可俺们没钱买干净水。吃的大多是捡来的菜叶、乞讨来的粗粮,能填饱肚子就不错了。”
李逸跟着王二来到老井旁,只见井口布满青苔,井水浑浊不堪,水面漂浮着杂物,散发着淡淡的腥臭味。可即便如此,仍有几位居民提着水桶前来打水,脸上满是无奈。“这井早就被污水污染了,每年夏天都有不少人喝了这水生病,去年俺的小儿子就因为喝了脏水,差点没挺过来。” 王二的声音带着哽咽,“李大人,俺们也想住干净的房子,喝干净的水,可俺们没钱没地,只能在这儿将就着过。”
他握着李逸的手,布满老茧的掌心满是冰凉与无奈,眼中闪烁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却又被现实压得黯淡无光。李逸心中像被针扎了一样,紧紧握住王二的手,郑重地说:“你放心,我一定会想办法改善这里的环境,让大家都能住上干净的房子,喝上干净的水。”
离开茅草巷后,李逸的心情久久无法平静。他知道,这样的贫民窟并非苏州独有,在长安、洛阳、扬州等大城市的边缘,都存在着类似的区域。回到长安后,他立刻派人前往各地调查,半个月后,调查报告送到了他的手中 —— 全国共有大小贫民窟两百余处,居住流民超过十万人,这些流民多是因灾荒、战乱流离失所,只能在城市边缘搭建临时住所,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长安的 “西市巷” 贫民窟,位于西市西侧的洼地中,每逢雨季,洼地便会积水,房屋被浸泡在水中,流民们只能在水中生活;洛阳的 “洛河边” 贫民窟,紧邻洛河,每年汛期都面临被洪水淹没的风险,房屋多次被冲毁,流民们只能反复重建;扬州的 “运河畔” 贫民窟,环境更为恶劣,运河的污水渗入地下,污染了水源,流民们常年饮用污水,瘟疫频发。
“城市改革不能只停留在主干道与繁华街区,若贫民窟不改造,百姓的生活质量便无法真正提升,‘宜居城市’也只是空谈。” 李逸看着调查报告,心中坚定了改造贫民窟的决心。他深知,贫民窟不仅是民生之痛,更是城市之患 —— 恶劣的居住环境容易滋生瘟疫,威胁整个城市的公共卫生安全;流民缺乏稳定的生活来源,容易引发治安问题;而且,贫民窟与城市的繁华形成鲜明对比,不利于大唐的形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穿越唐朝当财子》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爪机书屋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爪机书屋!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m.zjsw.org)穿越唐朝当财子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