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白,你那个关于地震预警的电话……”
他顿了一下,每一个字都像是从胸腔深处挤出来,“营部值班室已经连夜上报到了应急作战值班室!现在上面非常重视,正在紧急协调地方的地震部门联合会商!”
嗡——
林白只觉得脑海中那根紧绷欲断的弦,终于猛地松弛了一点。
一股难以言喻的酸胀感瞬间涌上鼻腔,冰冷的指尖微微颤抖。
消息递上去了!
他的警示,没有被当作无谓的噪音!
指导员方圆也掐灭了烟走上前来,他的声音同样沙哑,但透着一种急迫:“林白,叫你过来,是要你立刻将你听到的异常声响、你的观察过程、以及你的判断依据,形成一份详实的材料!要快!你现在有思路吗?”他紧盯着林白的眼睛,等待着他的反应。
林白挺直脊背,迎向指导员的目光,眼神异常明亮而坚定:“可以的,指导员!是要纸质版签字上报,还是电子版传输更便捷?”他的大脑已经在高速运转,整理着思路。
“情况紧急!”方圆指导员果断摇头,“直接录视频!口述上报!这样最快!”
一旁的张维闻言,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脱口而出:“连长、指导员!这……是不是有点太苛刻了?林白他今天训练强度那么大,半夜还站了夜岗,这刚躺下没几分钟……他……”
“张维!”郭玉杰猛地一声厉喝,声音不大却极具威慑力,帐篷里的烟雾似乎都随之震颤了一下,“你什么时候也学会跟我讲客观原因了?!这是什么时候?!”他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林白心头一暖,知道班长是在心疼自己。
他连忙侧身,安抚性地轻轻拍了拍张维紧绷的手臂,然后转向指导员,声音沉稳有力:“明白!指导员,我准备好了,现在就可以开始!”
方圆指导员立刻掏出军用手机,打开录像功能,镜头对准林白,神色肃然:“调整呼吸,组织好语言,准备好了,喊报告!”
“是!”林白深吸一口气,将胸腔里翻涌的情绪强行压下。
他整理了一下衣领,面向镜头,身姿挺拔如劲松,眼神锐利而沉着:
“报告!钢刀团新兵连五班林白,现就营区周边可能出现的异常地质现象及疑似地震前兆情况,做如下紧急汇报!”
接下来的十分钟,林白的声音在烟雾弥漫的帐篷里清晰响起。
他条理分明地阐述了首次发现异常轰鸣声和白光闪现的精确时间、地点;
详细描述了声音的特性变化和方位感知;
列举了所参考的权威科普文献和研究报告中关于地声、地光前兆现象的论述逻辑;
基于有限知识推算的可能影响区域范围他强调这只是极其初步和业余的推测;
最后,他言辞恳切地再次强调,个人感官观察绝不能替代专业监测,强烈建议上级务必协调专业地震部门进行科学研判和实地核查。
他的叙述逻辑严密,重点突出,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即便在巨大的压力和疲惫的双重夹击下,他的站姿依旧纹丝不动,声音依旧沉稳恳切,每一个字都透着不容置疑的真诚和责任感。
视频录制完毕。
方圆指导员迅速操作手机传输文件。
看着屏幕上那个疲惫却眼神坚定的年轻面孔,饶是时间紧迫如箭在弦,他也忍不住低声对着郭玉杰感叹了一句:“老郭,这样的兵……千万里难得其一啊!”
然而,视频上传后,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腕表指针无情地旋转。
营地的死寂与新兵连指挥帐篷里的焦灼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们没有等来预期的紧急指令,通讯频道一片沉寂。
郭玉杰死死盯着手腕上夜光表的指针,凌晨4点39分。
夜最深,黎明将至未至的关键时刻。
他腮帮子紧了紧,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的光芒,猛地一拍大腿!
“通讯员!”
“到!”
“吹紧急起床号!全连!立即起床!以最快速度收拾个人装具,拆除所有帐篷!打包物资!限时半小时!半小时后,全连紧急下山!转移至开阔地带待命!”
“是!”通讯员领命,旋风般冲了出去。
嘶哑刺耳的紧急集合哨音和随后响起的起床号声,瞬间撕裂了营地死水般的寂静!
郭玉杰这才转向一直守在一旁的张维和林白,他的目光扫过两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重量:
“你们也快去准备!不管这事是真是假,早做准备,总没错!”
“是!”张维和林白同时敬礼,转身疾步离开。
帐篷里,再次只剩下郭玉杰和方圆。
浓烟尚未散尽,郭玉杰却像耗尽了全身力气,重重地跌坐在椅子上,双手撑着膝盖,低头沉默。
呼出一口气,无声无息。
指导员方圆走到他身边,宽厚的手掌用力地拍了拍老搭档的后背,声音低沉而坚定:
“老郭,你做对了。就像你说的,不管真假,我们不能拿全连几百条士兵的命去赌!下山,找个开阔地方,天塌下来,也总比被山里埋了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离谱!天才少年去新兵连报到了?请大家收藏:(m.zjsw.org)离谱!天才少年去新兵连报到了?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