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社尔等人闻言,如蒙大赦,又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连忙再次将头重重磕下,声音杂乱地附和:“谢天可汗不杀之恩!天恩浩荡!罪臣等感激涕零,永世不忘!”
“然,”李渊语气陡然转冷,如同寒冬骤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草原千年规矩,胜者为王,败者为臣。今日,便在这渭水之畔,就在昨日尔等兵锋所指之地,重定盟约!此约,非平等之约,乃胜者对败者之约,乃天朝上国对臣服藩属之约!乃天命对悖逆之罚!尔等,可有异议?”
“罪臣等……无异议!谨遵天可汗旨意!万万不敢有异议!”阿史那社尔把头埋得更低,声音颤抖得几乎无法连贯。此时此刻,刀俎之下,鱼肉焉敢讨价还价?
“好!”李渊微微颔首,对侍立一旁的书记官示意。
书记官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从帅案上请起那份绢帛盟书,面向突厥降俘,朗声宣读。他声音洪亮,字正腔圆,不仅北岸的唐汉将领听得清清楚楚,甚至借助河面开阔的地形和晨间的微风,其内容清晰地传向南岸,让那些翘首观望、提心吊胆的数万突厥降卒也能听到大部分内容。
盟书条款极其严苛,远非昔日渭水之盟的暂时妥协可比,字字句句都透着胜利者的绝对意志和对失败者的彻底掌控:
“一、突厥汗国自即日起去其国号,废其帝制,自此仅为大唐藩属边鄙之地,颉利及其子孙永不得再称可汗!暂由阿史那社尔统领突厥诸部残众,称‘都督’,需得大唐皇帝陛下正式册封玺印方可作数!大唐另遣长史、司马入驻其营,协理军政,监察各部!”
“二、即刻起,限期一月,归还历次南侵所掳掠之所有大唐百姓、工匠、士子,一人不得遗漏!所掠财物、典籍、祭器,尽数追还!”
“三、赔偿大唐此番讨逆军费及北疆百姓损失、抚恤:优质战马十万匹,健牛二十万头,肥羊百万口,黄金十万两,白银百万两!分三年付清,每年秋末送至朔方交割,若有短缺拖延,利息翻倍,并以部落人口抵偿!”
“四、割让阴山以南、河套以北之所有丰饶草场予大唐,其地原驻部落一律北迁!大唐将于该地设立‘安北都护府’,筑城置县,驻军万人永久监管!”
“五、突厥现存各部,需遣嫡子或继承人一名,即刻入长安为质,习汉礼,沐王化!各部首领需每年冬季亲自入朝觐见,述职纳贡!”
“六、不得再私自收纳、窝藏大唐叛将、逃犯、流民,一经发现,立发天兵讨之,踏平其帐,尽俘其众!”
“七、突厥所有十五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男子,皆登记造册,视为大唐后备府兵。遇有征伐,需随时听候大唐安北都护府调遣,自备弓马,征讨不臣,以战功赎罪!”
“八、尊大唐皇帝为‘天可汗’,为天下共主!突厥诸部需立祠祭祀,永世臣服,凡有盟誓祭天,必先称‘天可汗’圣名!”
每念出一条,阿史那社尔等人的脸色就惨白一分,身体就控制不住地颤抖得更加厉害,如同被无形的鞭子抽打。这已不是传统的盟约,而是近乎亡国的条款!不仅彻底剥夺了突厥的政治独立地位,更是将其经济命脉(牲畜赔偿、草场割让)、军事力量(征兵权)、未来根基(质子制度)完全攥在了大唐手中。尤其是割让阴山南麓这片最丰美的冬春草场和巨额到令人绝望的赔偿,几乎抽走了突厥部落赖以生存和复苏的根基。许多部落头人听到自己也要去长安当“人质”,更是面如死灰。
然而,他们不敢反驳,甚至不敢流露出丝毫犹豫或不满。昨日那毁天灭地的风雷、那被一拳轰杀的猛将、以及帅案后那位深不可测的天可汗,都如同泰山压顶,让他们兴不起任何反抗的念头。能活下来,似乎已经是最大的恩赐。
书记官终于念毕冗长而苛刻的条款,将盟书送至阿史那社尔面前,一名唐军士兵将蘸饱了墨汁的毛笔递到他颤抖的手中。
阿史那社尔双手剧烈颤抖,几乎握不住那支轻飘飘的毛笔,墨汁滴落在绢帛上,晕开一团污迹。他抬头,用哀求、绝望、最后一丝挣扎的目光看了一眼李渊。对方那深邃平静、不起波澜的目光让他瞬间如坠万丈冰窟,所有侥幸心理彻底熄灭。他知道,这笔一落下,自己将成为突厥历史上最大的罪人,受尽子孙后代的唾骂,但也可能是……唯一能在这位如同神魔般的皇帝手下,保全部落血脉不被彻底灭绝的人。
他闭上了眼睛,深吸一口充满屈辱的空气,再睁开时,眼中只剩下麻木的绝望,最终还是在盟书末尾指定的位置,用扭曲的笔画,颤抖着签下了自己的突厥名字,并在一片死寂中,接过递来的朱砂泥,重重地按上了一个鲜红而刺眼的手印。
那手印,如同一个耻辱的烙印,深深地印在了绢帛上,也印在了突厥的命运之上。
随后,其他突厥将领和头人也依次如同行尸走肉般,被士兵引导着上前,在盟书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或部落标记的位置,签名、按印。整个过程沉默而压抑,只有粗重的呼吸和偶尔压抑不住的哽咽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龙魂震贞观请大家收藏:(m.zjsw.org)龙魂震贞观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