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便来看陆风哥哥练武。"蔡琰仰着脸回答。
陆康低声问:"可知他何时练就这般武艺?"
蔡琰眨了眨眼:"陆风哥哥不是一直这么厉害吗?"
见问不出端倪,二人只得作罢。陆康暗自感叹:吾儿竟有将帅之才!
看来只能找陆风问个明白了。
"难怪昨天他突然说要去打仗,原来早就计划好了!这些年他拼命训练那支亲兵,我还在纳闷是为了什么!"
陆康苦笑着叹了口气。
他预感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陆风明显是筹谋已久,现在想拦着他估计没戏了。
儿子大了不由爹!
转念一想,年轻人有志向建功立业也是好事。
当父亲的,理应感到欣慰才是。
总比养个没出息的儿子强吧?
可心里还是止不住地担忧。
蔡邕的想法也和他不谋而合。
这位老先生最看重颜面。
要是未来女婿能文能武,名扬天下,身居高位,他自然脸上有光。
但担忧之情终究难以消除。
"呼!"
不远处的陆风早就注意到两人的到来,却依旧专注练武。
直到完整演练完一套枪法,他才收势吐息,将长枪放回武器架。
接过蔡琰递来的毛巾擦了擦汗,走到二人面前行礼笑道:"父亲,老师,孩儿这套功夫还看得过去吧?"
他确实是故意的。
就是想让两位长辈亲眼看看。
总不能真跟父亲动手比试吧?
那也太不像话了。
"你这孩子!"
陆康摇头笑道:"看来是早有打算。这身本事什么时候练的?为父竟然毫不知情,藏得够深!"
虽然语气无奈,但心里其实相当自豪:"吾儿颇有将帅之才!"
蔡邕也关切地问道:"你真打定主意要去剿贼?"
"必须去!"
陆风目光炯炯,斩钉截铁答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自当仗剑四方,建功立业!"
"师傅既然将琰儿许配给了我,我便应当让她一生幸福安康、富贵荣华!这是身为未来夫君的责任!"
蔡邕露出欣慰之色,陆康也微微颔首。
二人仍想劝解:"只是——"
实在是太过冒险!
陆风抬手止住他们的话:"我明白父亲与师傅的顾虑。以我如今的武功,加上训练有素的一千陆家军,只要不自寻死路,战场上无人能留住我性命。"
"况且我也不是莽夫。此行是为建功立业,绝非送死,轻重缓急我自有分寸。"
"但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缘由。"
陆康与蔡邕闻言眉头紧锁。
"那究竟为何?"
他们迫切想知道是什么改变了陆风的决定。
陆风自然不能提及系统外挂之事。
略作沉吟后他正色道:"是大汉将倾的国运。"
"父亲与师傅想必也已察觉,如今朝堂局势危如累卵。"
蔡邕与陆康点头:"虽时有叛乱,但大汉根基尚在。莫非你有不同见解?"
"正是。"
陆风从容分析道:"这些年经营商队走南闯北,目睹豪强士族日益坐大,土地兼并愈演愈烈。"
"贫民无立足之地,活不下去的百姓与日俱增。这正是张角能轻易 ** 民变的关键。"
"更甚者,百姓、士族、宦官、皇室各方势力矛盾已到水火不容之境。这情形与前汉末年何其相似?"
"孩儿预感,真正的乱世将至!"
"到那时人命如草芥。想要保全家族延续,唯有掌握兵权方是立身之本!"
陆康神情复杂地望着滔滔不绝的陆风:"所以这就是你多年训练私兵、勤练武艺的缘由?不——你分明是处心积虑!一直瞒着为父和你老师,早就存了上阵的心思?"
"黄巾之乱不过是个契机!"
想到这里,陆康心头微震。
此子竟有这般深谋远虑!
七八年前他多大年纪?
可转念想起儿子自幼聪慧过人,近乎生而知之,又觉得理所应当。
也罢,习惯了。
倒是陆风对大汉局势的前瞻分析,令陆康与蔡邕既惊叹又忧虑。
或许,这孩子所言非虚?
二人不禁暗忖:难道当真要天下大乱了?
若真如此,确实该未雨绸缪。
"正是!"
陆风斩钉截铁道:"我必须对你们负责!你们都是我最珍视的亲人。乱世将至,我须有护佑你们的力量!"
说罢,陆风目光灼灼地望向陆康、蔡邕及蔡琰:"请原谅孩儿自作主张,允我领兵出征吧!再没有比眼下更好的建功之机了!"
三人面面相觑。
"唉!"
陆康终是长叹一声:"去吧!"
话已至此,他还能阻拦吗?
"老夫也准了。"
蔡邕颔首道。
男儿志在四方,为师长辈岂能阻其抱负?何况陆风的分析确在情理之中。
这些年大汉国运日衰,或许乱世真将来临。早作打算未尝不是好事。
孩子一片赤诚。退一万步说,纵使天下太平,建功立业总是好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请大家收藏:(m.zjsw.org)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