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正月刚过,柴山堡的寒风还裹着雪粒子,祠堂里的油灯却烧得透亮。
周逸群刚从特委开完会回来,军大衣上沾着的冰碴子还没化,一进门就看见李云龙蹲在门槛上,手里攥着块烤红薯,眼神盯着远处的山坳出神。
“云龙,发什么呆?”周逸群把军大衣往竹竿上一挂,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
李云龙猛地回神,把手里的红薯掰了一半递过去,“政委,俺在想北边的动静。蒋介石那老小子表面上把全国攥在手里了,可阎锡山、冯玉祥能服他?还有李宗仁在广西盯着,这军阀混战的根儿没断,他早晚得腾出手来收拾咱们。”
周逸群接过红薯,咬了一口,烫得直哈气,眼里却闪过一丝诧异:“你倒是看得透彻。特委那边也传来消息,蒋介石把湘军调去守湖南,又给冯玉祥的西北军减了军饷,明摆着是要先稳住军阀,再集中火力对付咱们根据地。上次第一次反‘会剿’咱们赢了,可他绝不会甘心。”
“甘心?他蒋光头要是甘心,就不是靠耍手腕上台的主儿了!”李云龙把红薯核往地上一扔,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灰,“俺跟你说政委,这仗啊,躲不过去。上次李克邦、夏斗寅吃了亏,这次肯定要找更多人来报仇。咱们得提前准备,不能等敌人打到家门口了再慌神。”
周逸群点点头,从怀里掏出一张皱巴巴的纸条:“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了。刚收到侦查员的消息,G民党那边已经在调兵了,除了上次的李克邦暂编第二旅、夏斗寅第十三师补充团,还加了个罗霖的独立第四师。这个罗霖可不是软柿子,早年跟着吴佩孚打过仗,手里的两个团全是装备精良的老兵,还有不少迫击炮和重机枪。”
李云龙的眉头一下子皱紧了。他心里清楚,自己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前世在现代军校里啃过的历史书,把鄂豫边第二次反“会剿”的细节记得明明白白。
罗霖的独立第四师,还有那些新增的地方反动武装,比如光山县的民团、黄安县的保安队,加起来足有五千多人,而红三十一师满打满算也就一千二百多战士,再加上两千多赤卫队员,兵力悬殊太大。
“不光是正规军,地方上的杂碎也得算上。”李云龙蹲回门槛上,捡起根树枝在地上画着,“光山县的张老栓民团,手里有两百多支步枪,还有两门土炮,专干烧杀抢掠的勾当;黄安县的保安队更狠,队长赵三秃子是个地主羔子,上次被咱们抄了粮仓,这次肯定带着人来报复,少说也有三百人;还有麻城县的红枪会残余,上次被咱们瓦解了一部分,可还有些顽固分子跟着G民党混,手里的大刀长矛也能凑出五百多人。”
周逸群越听越惊讶,他知道李云龙打仗勇猛,却没想到他对敌人的底细摸得这么清楚:“云龙,你这些消息是从哪儿来的?侦查员只报了正规军的情况,地方武装的人数你怎么这么清楚?”
李云龙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找了个借口:“嗨,俺不是让三团的战士跟老乡们唠嗑嘛!老乡们住在敌占区边上,谁家里有多少人、手里有多少枪,他们门儿清。再说了,上次打红枪会的时候,俺就摸清了他们的底细,那些顽固分子肯定会跟G民党勾结。”
周逸群没再多问,只是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心思够细!看来你早就料到敌人会来第二次‘会剿’,提前做了准备。现在咱们得赶紧跟吴师长商量,把这些情况汇总起来,制定应对方案。”
李云龙站起身,眼神里透着一股胸有成竹的劲儿:“政委你放心,俺早就让三团的战士们开始准备了。山上的滚石堆了三层,隘口的陷阱挖了两米深,还插了竹签子;老乡们也答应帮忙,到时候会给咱们送情报、送粮食,还能帮着在山路上埋地雷——就是那种土造的炸药包,虽然威力不大,但能炸乱敌人的阵脚。”
周逸群看着李云龙坚定的眼神,心里的石头落了一半。他知道,有李云龙这种“料敌于先”的指挥员,再加上军民一心,就算敌人来势汹汹,红三十一师也能扛过去。
三天后的清晨,天刚蒙蒙亮,侦查员小李就骑着一匹快马冲进了柴山堡,马背上的缰绳都被汗水浸透了。他跳下马,连口气都没喘,就直奔祠堂而去,正好撞见刚起床的李云龙。
“团长!不好了!敌人来了!”小李的声音带着哭腔,脸上满是焦急,“罗霖的独立第四师已经到了光山县城,李克邦的暂编第二旅在黄安县城外扎了营,夏斗寅的补充团也到了麻城,还有那些地方民团,全跟着正规军一起动了!”
李云龙心里一紧,但脸上没露声色,一把扶住小李:“别急,慢慢说。敌人到底来了多少人?队伍是怎么部署的?”
小李咽了口唾沫,从怀里掏出一张画着记号的地图:“俺跟着敌人的先头部队跑了一夜,数清楚了。罗霖带了两个团,一团在光山县城东边,二团在北边,加起来有两千人,还拉了四门迫击炮、十挺重机枪;李克邦的暂编第二旅有一千五百人,分了三股,一股在黄安县城外的柳树坪,一股在南边的小河村,还有一股在西边的落马坡;夏斗寅的补充团有八百人,全扎在麻城的张家镇,离咱们柴山堡只有五十里地;还有地方武装,张老栓的民团在光山的王家寨,赵三秃子的保安队在黄安的李家坳,红枪会的残余在麻城的虎头山,加起来有一千两百多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亮剑1926请大家收藏:(m.zjsw.org)重生之亮剑1926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